乙肝疫苗怎么打?哪些人群需要打?一文读懂→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部位为肝脏,可转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者甚至死亡,给患者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HBV 的主要传播方式为血液/体液接触,在我国主要为母婴垂直传播。
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乙肝疫苗的标准接种程序为0-1-6月,即在接种第一剂次后的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进行第二和第三剂次接种。
我国从1992年开始已经将乙肝疫苗纳入了计划免疫管理,要求新生儿和婴幼儿全部免费接种乙肝疫苗,青少年和成人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自费接种。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对乙肝病毒无抵抗力、易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称为高危人群。多与血液传染和日常生活暴露相关。
我国乙肝传播的主要方式为母婴传播,乙肝患者母亲分娩时无论顺产或剖腹产,都可能通过母体血/体液被感染,感染率高达80%,因而应尽可能在出生后24h内接种乙肝疫苗,HBsAg阳性母亲所产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首针。
幼儿园、学校、职工宿舍等聚集性场所是乙肝病毒密切接触的典型场所,接触皮肤损伤渗出液,接触HBV污染物,共用牙刷和剃须刀等等都是传播风险因素。
共用注射针头以及性暴露增加了感染风险。
脂肪性、酒精性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其他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发生HBV感染可能增加慢性肝病进展。
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免疫力弱,且由于常在陪护中心居住,乙肝感染率较高。
到乙肝流行国家和地区旅行者建议接种,长期旅行者尤其应注意。
目前的乙肝疫苗为灭活疫苗,不能在体内复制,须经多次注射才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乙肝表面抗体,HBsAb)。研究表明,接种1剂次的人群仅有约50%产生保护性抗体,全程接种者则免疫成功率则可达到95%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