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4016号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元卫〔2025〕45号
办理结果:A
汤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区分级诊疗工作》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合理调控医疗资源配置。结合我区实际,健全政府办医责任体系,按人口分布、流动趋势,统筹区域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与均衡布局,以医联体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宜、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分级分工、运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医联体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疾病的诊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稳定慢性病等诊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向上转诊,医联体总院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病患者、老年患者、晚期肿瘤患者、术后康复期患者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下转管理,2024年区总院下转患者6496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上转患者2425人次,较2023年显著提升。
2.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医联体总院原则上不扩张单体床位规模,并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复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等普通门诊,减少普通门诊的输液治疗,提升危急重症的医疗救治能力,同时分流慢性病患者,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运行效率。逐步限制普通门诊增长幅度,加强专科和门诊综合诊疗服务,逐步改善住院病人的结构。在可控中调控规模,诊疗病种结构,鼓励基层首诊。
(二)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改善设施条件和设备装备,2024年投入50万元资金,用于杜水村、居阳村、楼源村、眉山村、吉口村等5家村所标准化建设,通过改造“中医阁”,购置中药柜、理疗床、特定电磁波治疗器、中频治疗仪等设备,夯实基层网底,提高村级服务能力,同时以‘优质服务基基层行’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创造条件,目前徐碧、城关中心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社区医院创建验收工作。富兴堡中心、列西中心、中村卫生院已达到推荐标准,荆西中心、莘口卫生院、洋溪卫生院、陈大卫生院、星桥卫生院、岩前镇中心卫生院等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达到基本标准。
2.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为不断强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三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诊疗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2024-2025年,培训依托三明市第一医院培训27名基层医师,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以及早期识别、常规处置并及时安全转诊急危重症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基层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全科医生的村(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
3.推动总院优质资源下沉。从三明市第一医院、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抽调13名中高级职称医师进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医疗帮扶,带动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使安全质量管理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2024年选派中高级职称医师下基层支援170人次,开展讲座、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237次,开展业务培训614人次,受益医务人员1140余人次,受益群众2120余人,让群众放心在基层首诊,2025年截至目前选派中高级职称医师下基层支援230人次,开展讲座、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140余次,受益医务人员970余人,受益群众1660余人。
4.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和中医特色诊疗区建设。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向上争取资金30万元将徐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入2024年全省精品中医馆建设项目,计划增添中医诊疗设备和中医药文化宣传元素。目前全区共有村卫生所“中医阁”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6个。
(三)建立基层首诊及双向转诊制度
1.开展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患者就医方式、就医理念的改变,实现医生服务模式、服务观念的突破。已完善签约服务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不同人群需求,设置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服务包,2024年常住人口签约20.94万人,签约率达51.01%,重点人群签约10.35万人,签约率达84.93%。
2.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按照科学就医、保证质量、方便高效的原则,制定分级诊疗病种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标准。做好区、乡、村三级双向转诊建设工作,加快建设总院(医联体)临床科室与基层分院联合病房建设,充分发挥医联体优势作用。目前推动徐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明市第一医院建设全科联合病房、列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明市第一医院建设康复联合病房、城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中医康复中心建设。
3.积极引导群众基层首诊。“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现了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型。各级医疗机构根据功能定位,提供与之相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以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为杠杆,充分利用医保政策。以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为切入点,引导患者基层首诊。既缓解了大医院压力,又强化了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的连续性,按照已确立定的适合区级、乡级 诊疗的病种。实行病种下沉推进基层首诊,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四)加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完成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实现市、区、乡、村的数据四级联动。指导8家设床位的民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院HIS系统和基层卫生信息系统的更新和完善,进一步落实相关救助对象住院“先诊疗后付费”要求。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将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总要求,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共享,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为三元居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
单位领导:叶玉坤
单位联系人:林晓洁
联系电话:18760250990
三元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