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区科学技术局关于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20242006号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日期:2024-06-21 16:23 来源:三元区科技局
| | | |

邓旺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三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您的建议,三元区科技局不断提高科技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三元区科技局认真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三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增强科技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

  1.促进创新主体发展。一是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建立“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引领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有序培育高新产业。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5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位列全市第一,2024年拟新推荐10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有25家省科技小巨人、48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数量均位列全市第一。二是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提质升级,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全区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家(省级5家、市级3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推动福建省地质矿产局三明实验室获评2023年全市唯一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是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通过组织创新群体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激发企业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2023年获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十一届福 建创新创业大赛三明市赛决赛初创组三等奖1项,优胜奖2项,成长组优胜奖1项。2023年度获得市级“创业之星”“创新之星”称号各1人。我区3家企业的3个项目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促进创新实力提升。一是扎实推动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积极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投入扩面增量。上一年度申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企业数量增至62家,增长26.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至15.22亿元,增长10.8%,研发投入总量始终位列全市第一。2024年申报(2023年度数值,错年值)全区规上企业研发费用统计上报17.03亿元(非最终核定数),增长11.89%,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87家,增长40.32%,其中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统计上报16.69亿元(非最终核定数),增长10.69%,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76家,增长40.74%,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29.34%。2023年组织5家企业申报科技小巨人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奖励95.5万元。是大力推进科技对外合作。加强技术合同和技术购买服务工作,技术合同成交量405件,技术合同成交额5354万元。1家企业的对外合作项目立项为省对外合作科技计划项目。2家企业的2个项目立项为STS计划配套项目。是抓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坚持以科技项目为抓手2023年立项项目被国家、省、市科技项目29个,获项目补助经费支持535万元。2024年组织13家企业拟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4个,其中4家企业申报4个STS项目。组织普诺维机械、金氟化工、三明学院等8家企业(单位)申报2023年度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拟奖补资金3.79万元。

  3.完善创新环境建设。一是深化人才技术服务。深入推进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持续开展省、市、区科技 特派员选认工作,全区行政村科技特派员保持全覆盖。全区现有科技特派员118人(个),其中省级52人(个)(个人科特派36人,团队科特派15个,法人科特派1个)、市级21人、区级45人。科技特派员联合企业开展项目申报5个,争取项目资金85万元。二是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广泛征求企业技术需求,积极推动辖区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专家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及定向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实现人才、技术对接,服务辖区内三钢闽光、金氟化工等48家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等近50家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三是积极推进沪明科技创新合作。创新成立沪明科技创新研究院(沪明人才驿站),开展沪明科技对口合作活动17场次,选认4名沪明科技特派员服务辖区企业,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与科技成果,实现5个项目合作落地建设。

  下一步,三元区科技局将不断拓展科技赋能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式,坚持科技政策落实和服务企业内生科技发展相结合,创新服务企业和上海等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不断提高科技服务发展的能力。

  相信在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在您及广大热心人士的支持下,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好。最后,再次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办单位领导:黄伟明                     

  单位联系人:魏太炜

  联系电话:8223599

                                       三元区科学技术局

                                        2024年6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