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区农业农村局关于三元区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20220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日期:2022-06-16 09:46 来源:三元区农业农村局
| | | |

  民进三元区第二基层委员会:

  您提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现就您所提出的建议回复如下:

  我区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注重在建设过程中加强传统古村落和特色古建筑的保护,从而实现乡村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1、明确村振兴战略实施基本原则。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对开展乡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三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三元红色文化、古人类文化、闽学文化、生态文化等实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工程,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加大忠山等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与投入。鼓励乡村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传统项目传承人等到乡村学校担任兼职艺术教师。保护好历史文化名村和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农业遗迹等。

  2、着力提升乡村建设规划水平。一方面是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落实“多规合一”,全面推进各乡镇规划编制工作,区政府已批复33个村。2022年计划完成23个行政村,年底将全面完成区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除18个行政村已纳入城镇规划外)。尤其对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的村庄和中心村已启动规划修编工作。另一方面是编制三元区农村住宅通用图集。加强规划引导,加大力度引导集中建设村镇住宅小区,推广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住宅通用图集,加强村庄建筑风貌管控,针对我区村庄规划的特点,编制三元区农村住宅通用图集。

  3、抓好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工作。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原则,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三元红色文化、古人类文化、闽学文化、生态文化等实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工程,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加大忠山、顶太、龙安等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的建设与投入,保护好历史文化名村和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农业遗迹等。如中村乡顶太村,近年来致力于文化传承和保护发展,先后投入了10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历史建筑的保护,通过乡贤捐赠、群众投工投劳等多措并举,共同新建2处停车场、1处观景平台、1处游客服务中心、1处农民公园、修缮太保庙、修缮光裕堂,扩宽国道至村内道路近10公里等。

  下一步,我区将严格按照市里“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要求,即坚持“一个理念”、实施“五项机制”、采取“六种模式”,有效推进乡村建设和加强传统古村落及特色古建筑的保护,从而有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1、在建设理念上,坚持“一个理念”。一是坚持“原生态”。尊重山、水、林、田、湖为一体的自然底色,坚持“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更加注重实用性、便捷性,凸显生态特色,使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历史建筑、历史遗迹、民族民俗得到有效保护,充分彰显乡村独特风貌。二是坚持“低成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村民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突出问题入手,以优化完善为主,不搞大拆大建,分批分类、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推进,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三是坚持“有特色”。坚持“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统一,统筹考虑建筑风格,将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等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要素融入乡村建设,避免千篇一律,彰显地域特色。

  2、在工作机制上,实施“五项机制”。一是实施“一把手”推进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区、乡街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挂包推进乡村建设工作,配套建立“1+X”(农业农村部门总牵头,多部门各司其职)工作协商机制和乡村建设联席会机制,制定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提高乡村建设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二是实施规划先导机制。立足解决“多规冲突”问题,建立健全“一张图”规划先导机制,按照应编尽编的原则以及“多规合一”要求,编制“村民看得懂、政府用得上”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三是实施农房建设管控机制。立足解决“有新房没新村”问题,建立健全“两统筹、两统管”农房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四是实施共建共享机制。立足解决“重建设、轻管护”问题,建立健全“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相结合的办法,推动村庄保洁、垃圾转运、污水治理等项目市场化运营,探索建立“红黑榜”“积分制”等长效管护机制,形成乡村建设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五是实施党建引领机制。立足解决部分乡村“空心化”、村级组织“人难选、选人难”,以及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精准化、精细化不够等问题,进一步深化“跨村联建”“人才回引”“居民夜谈会”基层党建“三大品牌”。围绕组织联建、产业联动、民生联办、乡村联治,以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沿线村为重点,因地制宜探索“产业联盟”“区域联建”“村企共建”等形式,打造区域党建共同体。

  3、在建设模式上,采取“六种模式”。一是打造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针对历史文化特色明显的村落,用好传统建筑风貌和民风民俗资源,坚持挖掘、保护、传承并重,适度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精心打造乡村“软实力”,培育文化品牌,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二是打造产业融合型美丽乡村。针对产业基础较好的村落,发挥乡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按照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思路,引导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持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带动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群众稳定增收。三是打造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针对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越的村落,做好休闲旅游文章,全力经营好美丽乡村,全力发展周末游、短途游、亲子游等新型业态,逐步形成了一批乡村旅游打卡点。四是打造生态保护型美丽乡村。针对生态环境优美的村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健全完善生态价值转换机制,因地施策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林业碳汇、森林康养、度假旅游等美丽经济,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经营性收入,推动农民群众吃上“生态饭”。五是打造整村迁建型美丽乡村。针对地处偏远、生态环境脆弱、不宜生产生活、空心化严重的村落,围绕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易地搬迁,依托小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适宜区域进行安置,村落原址因地制宜还耕还林。六是打造保护开发型美丽乡村。针对地处城市附近的城中村、城郊村,聚焦城市“绿地”属性,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主体意愿基础上,统筹好整治与拆迁、安置与配套、开发与保护、发展与维稳等关系,谋划好修旧如旧与拆旧建新方案,合理优化完善配套设施,全力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

  区政府分管领导:田富远

  主办单位领导:邓光明

  单位联系人: 吴德域

  联系电话:136****9758

  三元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6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