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三元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7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元卫〔2025〕40号
办理结果:A
尊敬的童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困境儿童预防接种》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对于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困境儿童作为社会的困难群体,其预防接种工作更是需要我们给予特别关注。近年来,我们在困境儿童预防接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接种服务覆盖情况
目前,我们在全区范围内设立了18个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基本实现了儿童预防接种服务的全覆盖,确保包括困境儿童在内的适龄儿童能够就近接种疫苗。
(二)强化疫苗供应保障
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确保各类疫苗的充足供应。免疫规划疫苗由省级疾控中心负责采购,按照省-市-区-接种门诊逐级调拨,全程冷链运输、储存,实现疫苗可溯源,保障了疫苗产运储用全程安全。
(三)多形式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电视、电台、网络、微信等媒体资源,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日,开展针对儿童家庭的科普活动。各接种门诊通过“妈妈课堂”、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视频短片等方式,向家长普及预防接种知识。
《建议》中所提的三名打拐解救儿童,经协调,由三明市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陪同前往三元区荆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疫苗接种,2025年1月开始结合儿童年龄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开展疫苗接种。
二、存在问题
(一)疫苗接种信息追溯困难
被拐儿童在被拐期间,往往脱离了正常的预防接种管理体系,其之前的接种信息可能丢失、不完整或存在错误。部分儿童由于被拐时间长,辗转多地,难以准确追溯其真实的接种史,这给后续的疫苗接种规划和实施带来极大困难,容易导致漏种、重种或错种等情况发生。
(二)部分困境儿童家庭对接种认知不足
一些困境儿童通常由临时监护人照顾,这些监护人来源复杂,包括亲属、寄养家庭、社会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等。部分临时监护人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等原因,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误解和偏见,认为接种疫苗并非紧迫事项;还有部分监护人由于自身生活压力、工作繁忙等原因,难以抽出时间带孩子按时接种疫苗,导致儿童未能按时接种疫苗。
(三)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针对困境儿童预防接种的专项保障资金有限,在疫苗接种费用减免、交通补贴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公安、民政、卫健等多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困境儿童的动态信息,确保每一名困境儿童都能纳入预防接种管理体系,做到应种尽种。对于难以追溯准确接种信息的儿童,根据儿童的年龄、健康状况、被拐时间等因素,综合评估其免疫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补种方案。同时,将评估结果和补种方案纳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程跟踪和记录。
(二)加强宣传教育
联合社区、民政等部门,深入困境儿童家庭和机构,开展儿童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和教育,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疫苗的作用、接种流程和注意事项,消除监护人的疑虑。
(三)优化接种服务
合理调整接种门诊的服务时间,结合困境儿童特殊情况,在周末和节假日增加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时间,方便家长带孩子接种。优化接种流程,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提供预约接种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对于偏远地区或困境儿童较为集中的区域,提供上门接种服务,为当地困境儿童接种疫苗,有效解决了交通不便的问题。
(四)强化保障措施
民政部门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设立困境儿童预防接种专项经费,用于疫苗接种费用减免、交通补贴等,减轻困境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
感谢您对困境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困境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水平,为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主办单位领导:叶玉坤
单位联系人:杨礼荣
联系电话:0598-8210816
三明市三元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