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区农业农村局关于三元区人大十届三次会议第1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日期:2024-09-03 17:24 来源:三元区农业农村局
| | | |

姜友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规范完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结合我局部门职责,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通过调研提出了莘口镇管护机制有待完善,管护主体责任难落实;管护经费来源不足,社会资本参与程度低;种粮效益低,项目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分析很到位,也确实是我们当前在农田项目建设和管护上亟需解决的问题。您就如何抓好高标准农田项目合理选址和建后管护提出的几点建设性建议,很有针对性,对今后进一步加强我区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和管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将积极给予采纳。

自实施农田建设项目以来,我局十分重视农田项目选址和建后管护工作。一是建立农田项目建后管护机制。2022年,根据《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工作的函》等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三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护机制》,文件明确项目工程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日常管护工作由管护人员承担,包括日常巡视检查,泵站、闸门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沟渠、沉砂池等日常清淤,防范田间道路、涵洞超载超标车辆通行等;专项管护工作由管护实施主体负责,主要对较大规模的沟渠维修清淤、道路修整、设备更换等;对因施工质量不达标导致的毁损,在质量保证期内由施工单位负责整改和维修;对因机械作业或人为故意损坏的,按照“谁破坏、谁维修”的原则,由管护实施主体责成损坏人予以修复或缴纳维修费;对因受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受损严重的田间基础设施,各乡镇(街道)要及时上报。2023年,各项目乡镇也制定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监管制度》,进一步明确各自乡镇、村委会管护责任。2024年6月,为健全项目建后管护机制,保障管护资金,规范推进项目工程设施建后管护工作,我局广泛征求乡镇管护工作意见。二是积极争取农田建设项目管护经费近年来,争取省、市、区每年一定农田建设管护经费,2021-2024年共争取省、市管护经费116.15万元、区级管护经费19.6万元用于各项目乡镇农田建后管护及水利设施灾毁修复。三是抓好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选址工作近年来,根据《三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规划(2021-2030年)》和省市提前项目储备任务要求,结合各乡镇上报需求,实地摸排提前谋划下年度储备项目。坚持求真务实原则,搞好测量工作。在实地测量前,区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加强项目的衔接和共享,在找准潜力区域后,带领设计和测量人员到实地熟悉地形地貌,制订具体测量工作方案,设计人员依据现状地形图核对图斑进行规划设计。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项目区水资源情况,合理确定项目区取水方式,设计灌排系统,使项目区真正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完善土地平整工程设计,防止“碎片化”,对地势平坦的地块,按同水平线进行平整,对有一定坡度的田块,以等高线平田的方法进行平整。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农田项目选址和建后管护工作。一是根据征集的各乡镇管护工作反馈意见,进一步加强项目建后管理,加强建后管护机制,杜绝“只建不管、重建轻管”的思想,做到建设与管护并重;加快推进区级“数字农田”平台建设,将农田建设项目使用等相关信息上图入库、建档立卡,建成全区农田建设监管系统,准确记录农田建设项目建后信息,实现农田建设建后全程监控和精准管理;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督促项目业主及时将管护工作移交给管护主体,办理移交手续,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确保工程发挥长期效益。二是根据农田工程建设管理必要性和需求情况,积极争取上级管护经费,统筹安排项目结余资金,增加管护经费的投入;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管护意识,实现共同参与管理和维护,确保农田基础设施可持续利用与农业健康发展。三是将开展三元区把永久性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结合“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水资源保障条件、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规划及已建上图入库面积等,全面摸清三元区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底数,全面核实永久基本农田与已建的高标准农田的套合比对情况,全面分析永久基本农田的建设现状、待建地块、适宜田块、耕地资源潜力、水资源支撑能力、投入保障、建管机制等状况,提出分区分类、建设标准、投资标准、建设重点、保障措施,谋划安排分年度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优先安排将宜建地块新建或改造提升成高标准农田。

独办单位领导:邓光明

单位联系人:罗家禄

联系电话:13960511085

 

 

三元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