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区教育局关于区人大十届三次会议第001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罗维镇、邓天华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 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立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机制
三元区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的通知》精神和市、区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一是建立规范制度。2023年9月,三元区教育局印发《关于发布2023-2024学年三元区中小学校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清单的通知》,审核确认,2023-2024学年我区中小学校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事项共有10项。除法律法规规定、党委政府、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开展之外,未列入清单的活动项目不得开展。2024年5月印发《三元区教育局关于整治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工作方案》。下发全区各校(园)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切实对社会事务进校园把好关,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二是发布准入清单。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对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项目进行梳理、精简和归并,确实具有教育意义、管理需要的项目,经审核确认后公开发布项目清单,明确社会事务进校园的总量、活动范围和时长。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区纪委监委已将整治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列为2024年点题整治项目。区教育局将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对各校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和通报,并公布点题整治的整治重点、举报电话和邮箱,畅通监督举报渠道,确保取得实效。
二、健全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关爱机制
根据我区实际,区教育局已制定下发《三元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参与教师关爱工作的通知》,提出明确关爱举措。一是调整考勤制度。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到校时间和离校时间。二是畅通沟通渠道。定期召开座谈会和校级领导谈心谈话活动, 集中听取参与课后教师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困难,完善工作机制,有效化解教师焦虑和不安情绪。三是关爱教师身心。各校落实教师定期体检制度,完善定期体检项目,保障教师身体健康权益。借助学校心理咨询室开设教师心灵驿站,重视教师心理团辅,开设心理健康讲座,联合区总工会等部门开展慰问、疗休养等活动,引导教师“劳逸结合”生活方式,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
三、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机制
近年来,三元区按照“抓青师、培名师、活‘老’师”工作思路,已建立《三元区教师分类分层协同培养评价办法实施意见》《三元区中小学教师、校长、学校管理干部培训培养五年规划(2021-2025)》《三元区教育局关于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分类分层培养培训的实施办法》《三元区新教师成长培养三年实施方案》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机制,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以激活教师成长原动力,全面提升我区教师队伍素质。一是实施新教师启航培养工程。印发《三元区新教师成长培养三年实施方案》,实施新教师培养“1358启航培养工程规划”(即1年适应、3年胜任、5年成型、8年成材),落实“成长导师制”,用好“五课”培养载体,让新教师一入岗有方向、有目标、有任务,成长有人管、有措施、有人抓,打好我区教师成长基础。二是实施“三级优师”培养工程。实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三级优师”培养工程,建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和考核机制。目前,全区共有38名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129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35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535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目前正在培养的区级以上名师有45名,名校长23名,区级骨干班主任186人,全区现有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市级名校长工作室,38个区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共有骨干成员378名,研修成员586名。三是激活“老”师专业发展活力。我区在抓好“新师”“优师”培养工作的同时,注重激活老教师专业成长活力,以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新、老结为专业发展共同体,在信息技术2.0提升工程学习中,为全体老教师配备指导教师,手把手教老教师进行各“微能力点”学习和实操,提高他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在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单元集体备课等活动,老教师作为指导者参与其中,在互动交流中潜移默化地促进老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更新,实现共同成长。
衷心感谢人大代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我们将不断完善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工作,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促进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领导:邓庆忠
单位联系人:张钟茂
联系电话:0598-8305877
三元区教育局
2024年6月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