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16-01-29 00:00 来源:三元区政府办
| | |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119日在三明市三元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三元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文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三元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三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壮大市区经济目标,精心组织实施重点产业“1332”和城市建设“123”行动计划,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预计,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3.8亿元,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2亿元,增长8.8%;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6亿元,增长3.3%;实际利用外资11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亿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增长9.8%;节能减排目标全面落实,基本完成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为“十二五”规划画上圆满句号,为“十三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主动应对下行压力,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深入开展“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破解难题、再创佳绩”活动。强化项目带动,“十百千”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3.4亿元,占年计划的118.6%,其中,金明钴酸锂5条扩建生产线投产,天翼肉制品深加工、欣茂制药等项目建成投产。城市绿道(三元段)、306省道改线台江立交等市区重中之重项目竣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年有效投资比年初计划增加8.1亿元;大坂现代物流园、渔塘溪流域水污染治理等9个项目获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扶持3.5亿元;大力推进央企、民企、外企“三维”项目落地,成功签约三明学院本部扩建、食盐仓储中心整体迁建等项目。强化精准施策,落实中央和省、市稳增长一系列政策;设立2000万元重点产业发展基金;研究制定扶持建筑业发展壮大、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等措施,设立5000万元企业应急转贷资金,为企业提供转贷3.2亿元,帮助企业“爬坡过坎”。

(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推进“两化”融合,着力改造机械铸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实施三农聚四氟乙烯、汇天药业GMP改造等技改项目32个,技改投资增长12%。稀土新材料、氟硅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三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9.4亿元,增长11.5%。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区电子商务创业园投入运营,入驻企业20家;海鑫钢网、赶街网等电商平台效应凸显,年交易额突破2亿元;全区货运周转量增长15.4%。推动一产“接二连三”,格氏栲千亩苗木基地、吉兴竹业(二期)等5个项目参与全市千亿现代农业产业竞赛活动;名佑食品、恒祥农牧等29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5.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2万户。

(三)致力人居环境优化,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完成全区用地拓展分析,编制白坂路沿线、化机涵洞东侧、三明技校等5个地块商业出让地控规。省一建白沙、三胶厂、道山路至新田巷等地块征迁扫尾工作扎实推进,完成荆西智能机械装备产业园(一期)土地收储。持续推进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建成三明世纪城、康城郦景等楼盘,新开工房地产面积46.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9.8万平方米启动东霞-台江片区开发建设,永嘉天地城市综合体、三明南站客运综合枢纽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完成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概念规划,启动新市路沿线综合环境提升工程,完成芙蓉新村路口、区政府周边等立面改造编制完成忠山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规划,吉口、曹源等6个“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成效。

(四)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基础设施有了新改善。交通优势日益凸显。莆炎高速(莘口至明溪城关段)建成通车,南龙铁路(三元段)、205国道改线工程完成征迁1860亩,306省道改线工程二、三标段推进过半;兴泉铁路、槐林至荆东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改造乡村道路26公里。园区平台创新拓展。市、区两级园区融合方案获批实施,完成黄砂、荆东、荆西、大坂等园区控规修编;开发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2亿元,增长15%,吉口新兴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基本建成,莘口综合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营。水利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完成水毁修复200多处。城市公共设施更加完善。硬化道路8000多平方米,建成中山公园等地段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2座,市区垃圾清运实现机械化作业,“两违”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五)注重发展成果共享,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492元和201元;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实施三明四中综合楼、中村中心幼儿园等一批教育项目;安排600多万元,设立学校教学奖教基金、继续教育经费等激励项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开展各类文艺演出50多台次。计生工作连续两年获省计生考核三等奖,单独二孩政策全面落实,建成芙蓉、富兴、建新3个医养结合试点,受到市里肯定和群众广泛赞誉。新建桥西、芙蓉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张坑、后溪等6个农村幸福院。市区第二供水工程进展顺利,实施东牙溪饮用水源生态修复工程,在全市建成首个县(区)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三农公司、明诚锻铸等7个省级节能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全年节能标煤1万吨;持续推进“四绿”工程,治理水土流失0.8万亩。顺利通过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省级先进城区”复审。以综治责任制为龙头,推进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化、城乡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信访积案化解成效明显,到省、市上访人次分别下降38.9%56.8%;“六五”普法全面完成。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建成水雨情自动遥测站点 20个,荆西社区成功创建全国避震减灾综合示范社区。完成食品药品监督机构改革,全区未发生各类重大安全事故。

(六)积极践行“三严三实”,作风建设得到新加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39件、政协委员提案59件,满意率均达95%以上;完成规范性文件备案11件,办理行政复议案3件。深入开展“比服务”活动,对58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开展“全程代办”活动,大力整治“庸懒散拖”。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建立并公布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强化“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全年共办结行政服务事项1.1万件,办结率100%。加强政府与工会、法院、检察院的良性互动,顺利完成村(居)委会换届,政府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持续加大,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各位代表,2015年工作的圆满收官,标志着“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胜利实现,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十二五”时期,是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的时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63.6亿元增至123.8亿元,年均增长14.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由3.1亿元增至5.4亿元,年均增长11.6%,其中,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亿元增至4.06亿元,年均增长15.1%。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5倍。

——“十二五”时期,是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的时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6.1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205国道和306省道改线、南龙铁路(三元段)等重大项目动工建设;新增公路里程86.7公里。园区平台持续拓展,累计完成基础投入8.8亿元,开发用地9467亩,入驻企业增至128家。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施宜居环境建设项目56个,建成山水御园、外滩一号等精品房地产项目,完成江滨路、新市路立面改造和崇荣路、富兴路拓改工程,岩前、莘口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成效,配合建成城市绿道(三元段)。

——“十二五”时期,是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的时期。在全市率先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实施二级环卫作业改革;星桥村林改和城东村股改经验在全市推广。在全市首创“一个窗口全程代办、一个会议预审督办、一个大厅中介联办”工作机制。对外开放成效凸显,出口总值由0.5亿美元增至1.7亿美元,年均增长29.4%;五年来,累计利用外资(可比口径)5324万美元,是“十一五”的1.5倍。

——“十二五”时期,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时期。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教育强区”和“两项督导”评估验收。成功创建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区,率先在全市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完成免费孕前优检与婚检项目、妇幼保健与计生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回瑶古窑址、龙泉骑尉第分别获评全国、全省文保单位。文明创建取得重大突破,三明市获全国文明城市、三元区获省级创城工作先进城区称号。被列入原中央苏区范围(县)。

——“十二五”时期,是民生保障稳步加强的时期。全区落实各类惠农补贴8000多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059元提高至1.5万元。实施城乡居民高龄补贴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群众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五年共建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平方米,解决704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顺利通过全国卫生城市复审;获国家级以上体育赛事金牌10枚。综治信访工作扎实推进,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9%以上。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各位代表,“十二五”发展历程很不寻常,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区上下的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三元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业基础薄弱,三产总量偏低,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教育、医疗、文体等城市功能配套不完善,安全生产、矛盾纠纷、金融信贷等各类风险防范还需进一步加强;财税增收乏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实施“十三五”规划,推动三元新一轮跨越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是全面依法治区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期。提请大会审议的《三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认真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分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任务。面对广大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我们有责任、更有信心,推动三元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突出“念好发展经、画好山水画”工作主题,围绕市委提出的“三元求变”的要求,按照“机制求活、产业求特、城市求新、环境求美”的发展思路,以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为目标、转型升级为主线、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努力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新贡献。“十三五”时期,全区发展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规划》草案分11个章节,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主要目标。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致力挖潜增效,建设实力三元。实施重点产业“1332”行动计划,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00亿元以上,占市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不低于45%;实施城市建设“一线两区三配套”工作实施方案,力争“十三五”末,建成区面积占市区比例从43.8%提高至50%;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实施现代农业“136”特色产业行动计划,到202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8亿元,年均增长4.5%

(二)增强发展活力,建设创新三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新建一批特色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个人创业和草根创新,着力建设一批众创基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统筹抓好农业农村、金融、社会治理等各项改革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改造提升城乡流通体系,大力培育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等新业态,全力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实施精准扶贫,确保2017年实现国定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三)坚持生态先行,建设绿色三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落实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强化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监督。加强水资源管理,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保持生态环境全市领先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清洁生产;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和市场化机制,推广绿色健康的生态文化,构建科学长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四)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三元。坚持以人为本,高标准实施城乡建设规划,加快市区南部新城开发建设。统筹布局教育、卫生、文体、城市公园、养老等配套设施,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打造生态宜居精品之城。加快岩前、莘口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和中村乡生态乡镇建设,积极创建生态文明示范乡村,到2020年,全区行政村基本达到“市级生态文明村”标准。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鼓励发展健康服务业,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加强就业创业能力建设。推进各类教育健康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保持“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主动作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三、扎实做好2016年工作,谱写开局之年新篇章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动“三元求变”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区委“机制求活、产业求特、城市求新、环境求美”的发展思路,致力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农业总产值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三产增加值增长10%;外贸出口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扩大投资需求,力促经济平稳增长

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实施省、市、区级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三农氟化工(二期)、福维纺织整体搬迁扩改、金氟化工等26个省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力争区重点项目开工40个,建成或部分建成30个以上。强化项目融资,积极引导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坂现代物流园等项目推广PPP投资模式,鼓励一批产业龙头企业通过上市、债券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直接融资。进一步健全政府债务风险提示预警机制,加强金融信贷风险防控,筑牢风险防范屏障。

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实施重大路网项目,启动三明南站客运综合枢纽、兴泉铁路、鹰厦线(荆西段)改线等项目,推进莆炎高速(莘口-中村)、槐林至荆东段公路、国道205线市区过境线至三明南站连接线建设,建成205国道和306省道改线工程,实施星红线(增坊-胡坊)、莘大线(沙阳-西际)等农村公路项目。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继续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42016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溪源溪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米洋村生态护岸等项目,加快闽江上游沙溪防洪工程四期(三元段)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完成新市南路立面改造,建成省安、育才路绿道连接线,启动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建设;抓好文笔山森林公园改建和白沙后山公园的规划建设,启动下洋卫生服务中心、荆西集贸市场及道路改造等一批公建设施项目。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绿色消费、信用消费、旅游消费,推进新一轮消费升级。抓好众创基地建设,继续打造区电子商务创业园,充分利用“赶圩吧”“阿里宝贝”等平台,运用“互联网+”模式,拓宽笋干、脐橙、蜜桔、蔬菜等农副产品购销渠道。加快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依托便捷、畅通的交通路网,突出休闲度假、健康养老,改造提升“百年栲、千年寨、万年居”重点景区;深度开发忠山村-中国传统村落、龙安古村落、蝴蝶谷休闲山庄等旅游产品,打造市区生态旅游“后花园”。扩大国家鼓励类商品出口,扶持毅君机械、丰润化工、富丽礼品等生产型外贸企业,大力培育三农公司、盛达化工等经营型外贸出口新增长点。

(二)深化结构调整,加快打造产业升级版

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推进“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设,抓好名佑食品肉制品检测检验中心、毅君铸造工业RT无损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着力抓好烟草打叶复烤易地改造、汇盛铁路重工整体迁建等35个技改项目,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实施“机器换工”,重点加快机床、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装备产品升级换代,重点培育汇华集团、明诚铸锻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加快推进1万吨稀土分离项目、汇天药业功能性山楂饮料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20亿元。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加快大坂现代物流园建设,吸引商贸流通和生产性服务业入驻经营。改造提升水产品、水果、粮油等专业市场完善冷藏储运、仓储配送等服务功能,引导兄弟物流、鸿运物流、中彤货运等物流企业入园发展;加快促成东霞蔬菜批发市场与名成冷冻合作经营,推进市牲畜屠宰及冷链物流、三明通用家居物流集散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扶持建筑业发展壮大,帮助源捷交建、业恒通信等企业晋升资质。

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加快实施“136”特色农业产业行动计划,推进土地确权流转工作,促进一产“接二连三”,着力打造全长35公里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格氏栲至万寿岩景观带;加快推进坂星线特色农业示范园、海峡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园、农产品物流产业园等3个农业园建设;全力打造生物制药基地与加工、生猪养殖与加工、竹笋加工与销售、果蔬生产加工、种子研发-生产-加工与销售、优质米加工与销售等6条特色农业产业链,力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6亿元以上。

(三)注重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强化全域规划理念,主动谋划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抓好台江片区、东霞BCD地块整体开发策划,出让土地300亩以上;全力推进东霞-台江高档商住区和白沙-大坂现代物流商贸区建设,打造集交通枢纽、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推进书香世家、水舞半山郡、碧水蓝天、康城郦景等“九大楼盘”和永嘉天地城市综合体建设,建成房地产面积26万平方米;加快马道山至新田巷、白坂路、省一建白沙等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完善营销策略,降成本、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深化小城镇改革试点。结合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莘口镇九龙湾开发建设等项目,深化岩前集镇本点“一心一带两轴五区”古文化名镇建设;加快莘口镇甲垅地块开发、老镇街区保护性开发建设。统筹抓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心村建设、特色文化村落保护与发展,着力推进龙安、下寨等8个“美丽乡村”建设,认真做好忠山、回瑶等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工作,充分发掘、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强化主动担当意识,按照“法治化管理、全周期管理、合作性管理”的要求,一手抓环卫改革,发挥GPS管理平台作用,再添置一批环卫设备,实现路面清扫、垃圾收运机械化;一手抓城管执法,常态化推进市区主次干道占道经营、流动摊点等违法行为综合整治,实现执法规范化、市容美化净化。鼓励企业和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四)突出合力攻坚,提升壮大园区经济

深化市区两级园区融合。依托三明经济开发区平台,做大集团公司资产,实现市区两级园区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做强城投公司、国投公司、金园开发公司,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加快各园区的开发建设,重点抓好黄砂园(二期)3000亩、吉口园(三期)等控规编制及评审工作,推进吉瑶桥及道路工程、丁坑水库、大坂现代物流园(一期)1000亩土地“三通一平”、黄砂园110千伏变电站、汇华园区自来水工程、荆西园铁路沿线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保障铁路机械装备、现代物流等产业加快发展。

打好征地拆迁攻坚战。按照板块统筹、属地负责的原则,突出征迁重点,依法依规合力推进。中心城区征迁上,继续推进省一建白沙、二实小至新田巷、白坂路、三胶厂宿舍楼等地块剩余住户,以及东霞C地块125亩土地征迁工作,启动省一建下洋等地块房屋征收,完成征迁面积80.5万平方米。园区征迁上,加快荆西智能机械装备产业园控规3500亩、大坂现代物流园红线3060亩土地征迁工作,完成农转用、林地征占用土地审批3000亩。重大交通项目征迁上,推进306省道(二期)改线及周边4000亩土地征迁,完成南龙铁路(三元段)、205国道改线工程、鹰厦线(荆西段)改线、莆炎高速公路三明西、吉口两个互通征迁工作,确保项目无障碍施工。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大对乡镇、街道和主要经济部门的招商引资考核力度,大力开展产业性专业招商、区域性定向招商、产业集群化招商、闲置土地厂房招商。围绕重点产业“1332”行动计划,加强对项目、载体、客户等信息资源的储备和运用,梳理和引进一批重大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支持,重点推进总投资330亿元的58个储备项目,获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扶持。

(五)着眼青山绿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污染减排。严格项目环境准入,推行清洁生产,培育环保产业。依托园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煤场及工地扬尘整治、燃煤锅炉达标治理和黄标车淘汰工作,确保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持续改善农村环境。严格执行“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启动东牙溪库区水体生态修复二、三期工程,加快推进渔塘溪流域水污染治理、市区第二水源地连片整治等项目,加强畜禽养殖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大农村环保设施建设,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

强化环境执法监管。落实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贯彻国家“水、气、土十条”法规,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引导公众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环境保护。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推动水权、节能权、碳排放权等交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环保领域,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六)坚持民生优先,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大力兴办惠民实事。抓好民生事业项目建设,全面完善“科教文卫体”公建项目规划。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二实幼新建等项目,启动三中教学楼重建、十二中迁建、二实小扩容、山水御园幼儿园建设;优化学科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推行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密切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互动合作,深化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总结推广富兴堡街道乐龄家园“3451”医养结合试点经验,建成10个城乡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深入开展“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活动,力争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突出精准扶贫,探索实施“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确保扶贫到村到户。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为契机,深化用工互助模式,力争新增城镇就业23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00人;强化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建设,发挥劳动监察和仲裁职能,妥善处置劳资纠纷,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加强助学、助老、助残、助困等工作。

强化社会治理创新。落实“148”创城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以综治责任制为龙头,深化“平安三元”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城乡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14580”模式和“443”大调解工作模式,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和法律援助中心窗口建设。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治理餐桌污染,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法治三元”建设,启动“七五”普法工作,着力扩大法律宣传覆盖面。加强国家安全、保密和应急管理工作,做好统计、物价、档案、方志等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民武装等工作。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严格落实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高度重视和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政协委员提案,更加注重实际办理成效。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作用,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参政议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深化简政放权,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坚持务实勤政。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坚决反对“四风”;持续推进“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破解难题、再创佳绩”活动,深入项目、企业、群众等基层一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对上沟通和争取支持,提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前瞻性。深入开展行政监察和“比服务”效能督查,坚决整治“庸懒散拖”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深化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三个一”工作机制,着力打造更加优质、高效和便捷的政务环境。

坚持廉洁从政。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构建以查促防、惩防联动机制,强化治理和防范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切实提升审计监督成效,努力实现审计全覆盖,从制度上、源头上强化约束,促进廉洁从政。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开拓创新,务实进取,为推进“实力三元、创新三元、绿色三元、宜居三元”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重点产业“1332”行动计划:为壮大市区经济、加快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聚集,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重点产业发展行动计划。1就是一个目标,即举全区之力,聚全区之智,持续推进产业平台建设和产业升级、聚集,做大做强市区经济。3就是着力建设“一主一辅一专”三大产业承载平台,即以三明经济开发区为主,以三元经济开发区为辅,以大坂现代物流园为专的三大产业承载平台。3就是重点培育稀土和新能源材料、氟硅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2就是提升机械铸造、食品加工两大传统产业。

2.城市建设“123”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发展城市经济,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是实施“一线两区三配套”,“一线”,是以新市路沿线综合整治为示范,辐射带动中心片区改造提升;“两区”,是加快建设东霞-台江高档商住区和白沙-大坂现代物流商贸区;“三配套”,是完善交通网络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

3.社区医养结合服务“3451”工作机制:3即三种建设模式(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与社区综合服务配套、与养老康复项目结合三种建设模式);4即实施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建设的名称、标志、规范设置、考核评价四统一。5即明确了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的五项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养结合服务、协助社区居委会做好养老服务、协助养老机构做好养老服务保障。1即实现一个工作目标:就是通过对医疗资源和社区居家养老等养老资源的整合,将医疗、康复、健康养生、居家养老、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社区服务融为一体,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以医助养、以养促医、医养结合”的工作目标。

4.148”创城长效工作机制:1即弘扬“众志成城、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务实创新”的创城精神;4即建立领导定期研究制度、宣传培训教育制度、资金投入保障制度、督查问效追责制度;8即落实社区共建机制、志愿服务机制、市容监管机制、文明交通机制、环卫保洁机制、基础完善机制、整治“五小”机制、督查落实机制。

5.城乡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14580”模式:一是统一服务平台,依托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对全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二是构建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网格等4个层面的立体网络。三是规范“信息采集-受理立项-任务派遣-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等5个工作流程。四是落实单元网格职责、社区(村)网格职责、乡镇(街道)网格职责、组织领导保障、定期走访交流、社情民意研判、服务情况反馈、对接联动联调等8项工作制度。五是坚持常态考评,有效运用表彰奖励、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综治政策措施,确保实现工作零投诉。

6.443”大调解工作模式:4即搭建村居(社区)、乡镇(街道)、区级、行业等四级平台联动;4即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包案机制、机关干部下基层排查化解机制、信访与三调联动衔接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3即坚持常态化研判、加强网络化督导、强化系统化保障等“三化运作”。

/> /> /> />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