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14-01-19 09:00 来源:三元区政府办
| | | |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1日在三明市三元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三元区人民政府区长张文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三元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二五”规划既定目标,抓重点、攻难点,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区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经济总量平稳增长。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经济稳中向好、好中有升。一是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9亿元,比增12.1%;地方级公共财政收入3.908亿元,比增21.7%;固定资产投资118.5亿元,比增2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3亿元,比增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亿元,比增16.5%。二是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共实施重点项目101个,完成投资79.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8%;其中,总投资30亿元、年产值60亿元的三农万吨级有机氟生产项目(一期)建成试生产,三明烟草公司烟叶仓库及卷烟配送中心、海鑫家居博览中心、慧基能源等42个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三是企业帮扶力度加大。争取“即征即奖”、项目技改等政策资金2000多万元,筹集6000万元设立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启动新一轮生产性企业“两证”办理工作,共补办企业房产证13.6万平方米;积极承接三明经济开发区(台投区)用地报批及项目代办工作,共报批项目17个,申报低丘缓坡地10350亩,完成征地报批916亩,全区项目落地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新老产业并举、科技创新驱动,全力推动三次产业竞相发展。一是新兴产业态势良好。突出抓好氟新材料、生物及医药、稀土、文化等四大新兴产业,金明稀土、华灿生物、红印山1号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有力推进;特别是加强项目攻坚运作,促成了三明经济开发区稀土产业园列入全省第一批山海协作产业园区。二是传统产业稳步升级。注重企业科技创新引领,投资17.33亿元,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51个、节能技改项目9个,其中,海林机械精密铸造、汇天药业GMP改造等传统产业重点技改项目实现投产。三是第三产业更趋活跃。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37.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7.5%,比增7.5%。引办全省第二家外资小额贷款公司,新建全市首家专业二手车交易市场;海鑫钢材信息网影响持续扩大,注册会员近6万家;月亮湾客家文化园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市首部手绘动画《少年陈景润》获批在全国发行,陆续在福建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频道播放。四是生态农业效应突显。做特做优现代农业,全区农业总产值达15.58亿元,比增4.5%;农民人均纯收入12058元,比增14.3%。建设温控设施蔬菜大棚200亩;全力打造“山田乡”、“硒三元”等富硒农产品品牌,种植黄豆、水稻等富硒农作物800多亩;草珊瑚种植扩大至3.2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

(三)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加快新城开发、旧城改造、小城镇建设等重点工作,一批重点板块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城建项目提速推进。外滩一号、瑞都·山水御园、海翼·左岸名都等一河两岸城建项目初具规模,火车站旅社、置业广场二期、省一建后山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先后启动东霞ABD、白坂路、湄渝高速三元段等地块的征迁工作,共收储土地8400多亩,征收房屋800多套,沙洲路7号、荆西红酒小镇AB地块等6宗约500亩土地挂牌出让。二是重大路网项目稳步实施。湄渝高速三元段完成2060.25亩土地征迁,发放补偿款4500万元;306省道改线一期工程完成投资2100万元;“南三龙”高铁柳城隧道12月10日正式动建,205国道改线工程即将建设,全面启动草洋至大丘印、松阳至中央溪“村村通”工程,11.2公里城市绿道三元段路基初步成形。三是小城镇建设稳步实施。岩前镇中兴路桥主体路网完工,莘口甲垅地块完成规划设计及征迁工作;投资2300万元,建设岩前、中村防洪堤工程,集镇本点“一河两岸”景观雏形初显;投资1800万元,启动实施乌龙、楼源、米洋3个“美丽乡村”建设;建成楼源上剧头、星桥依云山庄、荆东军东新村等百户新村。四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完成江滨路21幢约5万平方米的立面改造;加大违法建设执法力度,拆除违法建筑85处、4512平方米;划定临时占道停车泊位1153个,逐步缓解市区车辆乱停放问题。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年新增各类就业3260人,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16人。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新农合参合率达99.93%;建立高龄补贴制度,将辖区80周岁以上老人统一纳入保障范围。完成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和42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创建工作。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创建高分通过初检。中村古窑遗址、龙泉骑尉第分别获评全国、全省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岩获国家“十二五”期间重要大遗址立项;被确定为原中央苏区范围县(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区所有村卫生所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文明城区创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保持全省先进水平。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未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连续27年实现无森林火灾。严格区领导信访接待制度,落实信访听证制度,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扎实开展,民族宗教、档案方志、外事侨台、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广泛听取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7件、政协提案65件,满意(含基本满意)率均达100%。加强政府法制建设,顺利通过市“六五”普法中期督导和依法治市“三五”规划总结验收。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厉行勤俭节约,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制约和监督,深化纠风专项治理,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区委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拼搏取得的。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驻区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驻区单位、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关心支持三元发展的海内外友人,向给予区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活力不足;城市管理水平亟需提升,城乡环境面貌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惠民利民工作还需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政府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一个围绕、三个突出、两个确保”:即紧紧围绕区委加快“生态花园、创业乐园、幸福家园”的建设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突出城市建设的运营和品位,突出民生保障的完善和拓展,确保经济稳中有升,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7%,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农业总产值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外贸出口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地方级公共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新增就业23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以内;完成市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及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围绕上述目标,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注重项目带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在保护好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以投资扩内需、增总量,以项目添后劲、促发展。

抓好“五大战役”重点行动计划。重点推进76个重点项目建设,抓实金明稀土、三明烟叶打叶复烤易地改造等26个亿元项目。一是坚持“10+5”月进度推进模式,力争汇华汽车缸套数字化生产线、和盛TCT制片染色机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重卡销售服务中心、明佑冷链物流等项目投入运营;做好八农生物、明江化纤、台江动车站、东霞公交枢纽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动工建设。二是深化与龙头企业的项目合作,积极对接三钢集团、雪津啤酒、三明学院等辖区重点单位,策划实施三钢物流、雪津啤酒退城入园、荆东片区整体开发等项目。三是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建立区战役指挥部与区重点项目办分头督查制,及时通报、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实施“四大领域”提升工程。推动重点领域攻坚,确保发展稳中求快。一是交通方面,重点抓好湄渝高速、“南三龙”高铁等重大交通路网建设,加快205国道(三元段)和306省道改线工程建设,启动实施白坂路、富兴路、崇荣路拓改,完成富岗新村至仙人谷11.2公里城市绿道建设,加快水舞半山郡项目配套道路建设,启动坂头至格氏栲道路建设,完成楼源危桥改造项目和农村道路安保工程。二是能源方面,完成中海油LNG天然液化石油气分输站主体建设,密切跟踪华能集团风力发电项目,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力争七鑫工贸再生机油生产项目年内试生产。三是市政方面,重点抓好荆东片区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加快市民俗文化园、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四是水利方面,重点抓好闽江上游沙溪四期防洪工程(三元段)、流域治理、市区第二水源建设等项目。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结合资源优势、产业特点,进一步理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工作激励机制,加快突破招商引资瓶颈。一是突出针对性。重点围绕稀土、生物及医药、现代农业等五大产业开展招商:抓住厦钨集团获得南方稀土配额权等机会,大力引进稀土产业链项目;以三农、盛达等企业为龙头,对接浙江、广东等地氟硅企业,引进下游氟硅产品生产项目;扶持壮大汇天药业、华灿酶制剂等22家生物医药企业,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以红印山一号为龙头,积极策划动漫制作、包装设计等文化创意项目;发挥生态农业优势,加快培育富硒产业,开展肉制品加工产业链招商。二是提高外向度。积极参加“9·8”、“11·6”等专场招商,深化与三明经济开发区联合招商,完善民资、侨资“回归工程”良性机制,发挥现有企业商(协)会在项目对接、资源整合、招商引资等方面作用,力争引进若干个大的税性项目、配套项目和绿色生态项目。三是强化项目策划。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对接台江新区、蕉溪产业园等重大板块开发建设,积极策划商贸中心、楼宇经济、中介服务、电子商务等项目,用好原中央苏区范围县(区)政策,加强项目策划储备,力争策划项目50个以上。

(二)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大力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全力推动三次产业上规模、提档次。

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认真落实省上推动工业稳增长促转型11条措施,促进机械铸造、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支柱性产业增产增效。一是强化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开发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引导毅君机械等龙头企业,突破高性能关键零部件核心制造技术,推广汇华集团铸造装备标准化建设经验,推动产业装备智能化、研发设计协同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加强科技项目申报,力争10个以上项目被立项,完成专利申请30件。二是加快技改升级。实施宏盛工贸年产300台套矿山破碎机、长兴机械新型节能智能化设备等46个投资千万元重点技改项目,抓好麦尔食品、黎明重工等5个省重点技改项目建设。三是抓好企业帮扶。落实省政府扶持企业健康发展9条政策,帮助金牛、三福等水泥企业对接碧桂园、瑞都·山水御园等大型房地产项目,争取列入本地甲供甲控名单;同时,加快推进毓才玻璃、福维纺织、明江化纤等整体搬迁技改项目。

增强第三产业发展活力。发挥独特区位、生态、人文等方面优势,下大气力促进三产跨越提升。一是做强专业市场。提高红星·美凯龙、五金机电城、废旧物质回收中心等专业市场的商家入驻率,加快东霞蔬菜批发市场、市区生猪屠宰批发市场搬迁扩建,推进名成冷冻二期、复船岌重卡销售中心、机械设备等专业市场建设,启动现代物流综合园项目,抓好佳诚金属、元立机电等物流配送项目。二是拓展金融服务业。引导华福、鸿泰等9家融资担保机构规范运作,积极引进厦门国际银行、中信、光大等银行到我区设立分支机构,争取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布点,提高金融服务业水平。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做大做强海鑫钢材信息网、“林品汇”网上商城等电子商务,加快策划实施电子商务新城、市出租车电子商务大楼等项目,大力发展会计、律师、评价、设计、技术咨询、服务外包等中介服务业。四是加快特色旅游业发展。依托格氏栲、忠山十八寨、月亮湾、万寿岩、中央苏区县等旅游资源,加大特色旅游品牌推介力度,加快开发、策划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产品。

做特做优现代农业。立足建设“城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定位,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抓好市区“菜篮子”工程。一是壮大优势产业。扩大蔬菜、水果、畜禽等特色优势产业种养规模,力争改造低产果园2000亩以上、种植蔬菜面积5.8万亩、出栏生猪12万头;加快发展富硒农业,扩大“山田乡”、“硒三元”等品牌效应,在中村、岩前建设1000亩富硒农产品种植基地;壮大林竹产业与林下经济,建设1万亩毛竹丰产培育示范片,新增草珊瑚种植3000亩并力争通过国家GAP认证。二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莘口、岩前、中村建设一批集中连片、标准高的设施蔬果基地;开辟松阳至普禅山、顶太至蓬仙岩、月亮湾至龙安古民居等几条“农家乐”及乡村旅游路线,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三是坚持产业链带动。大力推广“产、供、销”一条龙和“种、养、加”一体化经营模式,抓好中草药种植加工、大米生产与销售、肉制品加工等10条产业链发展,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户增产增收。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以中心城镇为依托,主城区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做大中心城区。按照市里建设“大城关”的构想,全力以赴抓好97个城建项目建设。一是改旧建新并举。加快海翼·左岸名都、瑞都·山水御园、“杜甫乐”房地产、沙洲路7幢烟草地块建设,力争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48万平方米、可销售面积52万平方米。加快东霞城市综合体、台江新区、蕉溪地块的开发建设。二是加快新区开发。抓住建设“南三龙”高铁站址和东霞、台江二个市区公交枢纽站的契机,加快台江、东霞、焦溪片区开发,建设一批总部大厦、集散中心及建筑行业大厦,将焦溪地块打造成三明市山地开发的典范。三是加大征迁力度。力争完成东霞ABD、省一建白沙、蕉溪等地块2000多亩土地约15万平方米房屋的征收工作,加快下洋花园剩余地块、三胶厂、东霞AB地块的征迁扫尾工作,确保部分地块尽快挂牌出让。四是改善城区面貌。抓好马道山至计量所、火车站至台江、白沙省一建三大片区棚户区改造,打造新的综合性商业街区。加快实施富兴路、崇荣路、新市南路等路段约10万平方米立面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一是加快集镇建设。抓住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获国家立项的契机,加快岩前镇南岸新区、四角亭农民安置住宅小区、市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吉口安置小区(二期)工程等项目。推进莘口镇竹洲休闲美食度假区、山尖洋商贸服务及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区、旧镇改造等项目。完成荆西红酒小镇2万平方米安置房、河边景观公园等项目,启动红酒社区商品房、荆西村新村建设,完成红酒社区CDE、原永安林保厂荆西留守处2个地块的挂牌出让。二是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在建好乌龙、楼源、米洋3个“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年内力争将忠山等5个村列入试点盘子,并争创1个美丽乡镇、3个美丽乡村。三是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家园清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活动,力争完成“造福工程”危旧房改造500户以上,同时,做好库区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

持续抓好城市治理。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建筑工地整治活动,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积极借鉴先进城市管理经验,探索建立城市管理举报处置机制和联动执法机制;规范停车收费管理,新建、启用一批地下停车场,建设三明一中转盘红绿灯,改善市区交通秩序。二是加大执法力度。采取“堵结合”方式,将中心片以及辖区其它主次干道的夜市摊点集中迁移,规范夜市管理;加大城市建设中“两违”(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拆除力度,对影响恶劣的案件进行曝光。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敢于碰硬的城市执法队伍。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落实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巩固省级文明城和卫生城创建成果,严格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设备,加快荆东、黄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四)强化民生保障,加快打造幸福家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思路,扎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全力打造幸福家园。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化“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统筹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完成各类劳动力培训3400人,城镇新增就业2300人以上;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扩大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保险覆盖面,力争新农保参保率达9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超过上年水平;落实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保障政策,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问题;重视老龄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按照“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要求,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一是巩固提升教育均衡区和教育强区创建成果,推进省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试点工作,启动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抓好台江小学加固工程、岩前中学食堂改造等项目,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二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逐步解决看病就医问题;推进卫生综合服务大楼、中村卫生院周转房等项目建设。三是持续深化“满意在三元”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新风尚,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激发社会正能量,确保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区创建目标。四是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心举办第19届广场群众文化艺术节活动;稳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此外,认真做好统计、物价、档案、地方志等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合理引导群众诉求,及时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严格执行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到应评尽评。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完善党政主导、部门负责、第三方参与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开展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污染等领域多元调解工作。深化“平安三元”建设,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狠抓生产、消防、交通和食品药品领域的安全管理,继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确保实现道路交通死亡人数,比前三年平均数下降30%以上、较大事故起数下降20%以上;加大隐患排查和“打非治违”工作力度,组建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工作职责,加大监管力度,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按照区委八届五次全会《决定》要求,立足实际,努力破除束缚三元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政府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能力。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区委《2014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认真衔接市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争建立以保证市级公共服务均等化支出为前提的财政体系,争取市区体制改革利益的最大化,促进市、区两级共同发展和“两区”均衡发展;积极探索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机制;健全项目策划、储备、推介、引进、跟踪工作机制,强化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围绕稀土、设施农业等重点产业,研究制定资金、用地、征迁、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深化“和谐征迁”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改革,改革环卫、绿化运营体制,总结推广城东村股份制改革、星桥村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等经验,探索土地流转和林业规模经营体制改革。

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健全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民主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加大与人大和政协的联系,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不断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切实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确保行政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公开、透明、规范运行。二是坚持务实行政。一切从实际出发,多干实事,坚决反对“四风”。更加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现场,研究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三是坚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有利于增强节约意识、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的机制和制度,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各位代表!三元走过了建区30周年的光辉历程,正在以更加奋发进取的姿态,开启改革开放新的征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为实现“生态花园、创业乐园、幸福家园”的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