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13-01-15 00:00 来源:本网
| | | |

2013年1月15日在三明市三元区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三元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文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三元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三明海西生态工贸区建设,围绕 生态花园、创业乐园、幸福家园的建设目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项工作。预计地区生产总值94.03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6.2亿元,增长2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9亿元,增长19.1%;农业总产值14.73亿元,增长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75亿元,增长25.1%;出口总值1.12亿美元,增长55.7%;实际利用外资3200万美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1.05万元,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亿元,增长18%;地方级公共财政收入完成3.21亿元,增长21.14%。全面完成了年初人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取得可喜成绩。主要体现在:

一、围绕中心,综合实力稳步增长

1.项目建设成绩喜人。继续打好六大战役,全区178个战役项目,完成投资62.1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一是在建项目投产快,金牛水泥、三泰医药23个工业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瑞通品牌汽车服务中心、红星美凯龙22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二是新建项目开工多,省市级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得到全面落实,城区商会、吉隆物流等15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相继开工。三是后续项目储备足,出台招商引资政策,提高招商实效,全年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43个,合同投资总额164.54亿元,其中外资项目4个,合同投资额3983万美元。

2.农业工作扎实推进。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在完成粮食种植6.15万亩,巩固发展果、菜、畜禽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一是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创新高。建设水利工程70项,完成投资5360万元;荆西、中村等防洪堤工程全面开工,瓦坑等4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二是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创建了恒祥农牧、吉口农牧两家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大鹏柑桔部级示范社和绿健药材等5家市级示范社。同时,月亮湾休闲山庄、吉口农牧两家企业分别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和省级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设施农业取得突破。出台扶持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扶持岩前和中村建成600亩的观光提子园及500亩奶油西瓜示范片。

3.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发挥机械铸造等四大传统产业的支撑作用,注重生物与医药、氟化工等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创造力和抗风险能力。一是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总投资2.2亿元的华灿制药竣工投产,总投资30亿元的氟化工项目部分竣工,有效吸引织物整理剂和含氟涂料等上下游企业洽谈投资。二是企业技改力度加大。启动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51项,完成投资20多亿元,三泰医药、昌明机械等完成企业技改和转型升级。重点实施了宏盛燃煤等6个节能技改项目。三是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完成台商投资区、黄砂化工园、大坂物流园、荆东工业园共3170余亩的土地征迁工作,并完成土地平整800亩;投资1.9亿元,完善各园区水、电、路、污水处理厂等基础配套设施。

4.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全年预计实现三产增加值33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38%。一是专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名成冷冻、红星美凯龙、明海鑫钢材交易市场、五金机电城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投入运营。二是物流运输业继续壮大。全区现有物流企业125家,比增45.3%,营运吨位超过1.2万吨,货运周转量居全市第二位。三明烟草两烟物流、吉隆仓储物流、明诚实业商贸物流等大型物流项目相继动工建设。三是住宿餐饮业档次有所提升。新增山水、翰博等8家商务大酒店,引进 格林豪泰台湾贯一等品牌店,实现服务业品牌“零”的突破。四是休闲旅游业持续发展。累计投入1.6亿元,重点实施月亮湾客家文化园建设、格氏栲景区提升改造和万寿岩提子园建设,全年接待游客数和旅游经济总收入分别比增25%27%

二、抢抓机遇,城乡建设同步推进

1.路网建设加快实施。持续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一是重大交通项目规划实施,306省道过境线配套性工程即将启动建设;205国道过境线工可已批复;湄渝高速三元段,“南三龙”高速铁路工程顺利推进。二是城区路况得到改善,完成富兴路部分道路改黑工程以及4公里道路的过渡性维修,实施了荆西大桥危桥改造项目,春节前可实现通车。三是农村公路建设有新发展,完成306省道岩前路口至岩前镇公路提级三改二工程;完成高山村和峰至大岬公路和牛架山至峰岩自然村公路硬化改造工程。

2.城区建设稳步开展。以改善城市面貌,优化人居环境为目的,大力实施城建项目,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一是征迁工作有新突破。先后启动了道山路、红印山计量所、下洋花园、三胶厂宿舍、省一建白沙地块的征迁工作,实行全区各部门全面参与征迁的责任制,签订征迁协议约700户。二是房地产建设健康发展。加快建设海翼·左岸明都等一批在建项目,完成建筑业产值56.39亿元,房地产施工面积90.8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8.5%。三是城市发展布局向南拓展。点突出南部新城建设,加快推进东霞-富兴堡A、B地块开发规划步伐,完成大坂文化创意园概念性规划设计、“荆西红酒小镇”规划方案评审。四是城市面貌有所改善。完成江滨路红旗新村5幢楼立面改造。加快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启动实施市区临时占道泊车管理。

3.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加快镇村建设。一是镇区规划全面落实。岩前镇的总体规划全面融入台投区的规划中;莘口镇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二是新区开发和旧镇改造同步推进。岩前完成南岸新区小盂坂一期550亩的征迁工作,投资1600多万元重点实施了街道建筑立面改造。莘口完成竹洲地块390亩的征迁工作,完成集镇自来水管网、电力通讯线路入地、老街立面和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三是新村建设和环境整治稳步开展。星桥、楼源、柳城、荆东等4个“百户新村”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开展17个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全面完成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立面改造,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统筹兼顾,社会民生协调发展

1.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提升教育整体水平,投入3500多万元实施校舍新建、修缮工程,动工建设三明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和省级教育强区验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台江医院主体完工、下洋医疗卫生综合服务大楼建设启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进一步健全,建成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完成3个群众性文化激情广场示范点建设。出台计生优惠政策,计生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连续九年保持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区称号。实施21个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省级科普先进区称号。

2.民生状况不断改善。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参保率提高到94.99%;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参保率为83.38%全面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筹资标准和参合率不断提高,参合率达99.9%完善在职村主干“固定补贴+绩效补贴”制度,提高离任村主干补贴标准。全面启动生态区、国家环保模范城规划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实施6个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项目,沙溪河流域水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3.安全稳定形势向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责任落实年活动,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和集中整治大会战,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较好地完成了市里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扎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实现连续26年无森林火灾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有效推动矛盾化解,顺利完成十八大、世客会等重大活动维稳工作,2012年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6.49%,连续2次位居全省前十位,被省综治委评为第二批平安先行区

过去的一年,我们重视政府自身建设,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满意或基本满意率均达100%。扎实推进六五普法,顺利完成村(居)换届选举。深入开展“知、交、解”主题活动,为基层办实事155件。完善电子政务、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推进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政风行风建设,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把握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在老领导、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下,经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尽职尽责,共同拼搏取得的。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第三产业发展还不够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管理难度大;机关个别单位作风懒散的现象仍然存在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中努力解决。

2013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党的十八大提出, 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省里提出了确保比全国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十八大和省里提出的建设目标,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进一步融入海西生态工贸区建设,按照省委九届六次和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的各项部署,突出优势转化、突出产业转型、突出城乡统筹,加快建设 生态花园、创业乐园、幸福家园

2013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农业总产值增长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出口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地方级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新增就业23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扎实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投资拉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1.强化项目带动作用。继续打好六大战役,扎实抓好“10+5”推进项目。一要保障一批投产项目。重点保障三农氟化工和金明稀土、福建八农绿色营养食品深加工等10个总投资超亿元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同时推进永佳金属等18个总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二要推动一批新建项目。重点推进慧基能源天燃气、重卡营销服务中心等总投资上亿元项目加快建设。积极跟进啤酒厂退城入园、烟叶复烤厂搬迁等重大项目,力争早日实施。三要引进一批优势项目。充分发挥三明市台商投资区土地存量优势,着力开展稀土与氟化工生物与医药等产业链招商。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306省道和205国道过境改线工程,拓展城区空间,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带动周边地块的开发建设;合理规划焦溪地块对外交通方案,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构建南部新城交通网络。推进富岗新村至仙人谷11.2公里的城市慢道建设;围绕省一建后山地块开发,加快贯通建设省一建后山道路,拓宽改造下洋建安路,构建下洋片区环型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湄渝高速、“南三龙”高铁等重大交通路网建设。完成60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建设工程;对草洋至廖源5公里道路进行硬化、对格氏栲至楼源3公里道路进行改建,完成龙安自然村3公里公路的改建工程。

二、突出强农惠农,推进城镇化建设

1.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一要做优特色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生产模式,做大做强林竹、畜牧水产、果蔬、茶叶、药材等五大重点产业。年内力争完成低产果园改造1000亩,低产林改造1万亩,新建2个特色农业示范片、10个毛竹丰产培育示范片、新植草珊瑚4000亩。二要做大设施农业。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新机制,切实解决土地抛荒和季节性抛荒问题,着力推进土地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设施农业。继续抓好岩前万寿岩千亩提子园,中村10万株兰花、岩前千亩高优高效品牌茶叶、楼源“千亩药用植物博览园”等设施农业示范片。三要提升产业化水平。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范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争创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品牌。2013年,力争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家,产值超亿元省级龙头企业1家。

2.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一要引导农村人口集聚。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建设资金,加快新村建设和集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规划商场、学校、卫生院等公益项目建设,加快农业人口由原来较为分散的边远山区逐步向生活设施较为配套的小城镇集聚。二要抓好集镇建设。在加强管理、改善面貌的同时,加快集镇新区建设。岩前镇南岸新区要确保年内完成新区路网建设,并引进有实力的开发商对南岸新区进行整体开发,拉大镇区构架;莘口镇要加快推进竹洲、甲垅、三尖洋等地块的开发,加快城镇化步伐。三要做好农村安居工程。全面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认真开展“造福工程”,重点抓好楼源楼前、楼源上剧头、柳城新村、星桥依云山庄等四个百户以上的安置点建设,同时对蓬坑、松阳等一批中小规模的“造福工程”点给予扶持。

3.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兑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惠农政策,提高转移性收入。二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千方百计争取省市专项投入,计划投资7000万元,实施6535亩土地整理、1200亩省级标准农田,新建竹山道路20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座,修复一批水利水毁工程,完成节水灌溉面积8700亩,夯实增收基础。三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农民就业培训计划,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三、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1.转型提升传统产业。按照省委、省政府“以升级淘汰落后、以改造代替关停”的原则,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做好企业内部挖潜,加大技改投资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快品牌建设,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重点保障丰润化工、毅君机械、汇华集团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顺利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企业生产由低端向高端转变、产品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销售市场由国内向国外转变。

2.加速培育新兴产业。依托现有园区平台和骨干企业,重点培育稀土材料、氟化工、生物与医药和文化创意四个新兴产业。以吉口稀土产业园为平台,以厦钨集团为龙头,引进一批稀土材料项目,力争三基色荧光粉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亿元并建成试生产;以黄砂化工园区为平台,以三农万吨级有机氟项目为龙头,跟进织物整理剂和含氟涂料项目,延伸氟化工产业链条;以荆东工业园区为平台,以华灿和三泰两个转型升级企业为示范,加快实施酶制剂产业基地、三泰医药中间体、欣茂药业等一批亿元以上生物医药项目;以“红印山1号”动漫创意产业园为平台,以华悦文化创意公司为龙头,积极培育和引进研发设计、咨询策划、文化传媒等文化创意企业,力争三明文化创意产业园二期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带动市区文化创意百家企业落地发展。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要做大现代物流。以205国道改线为契机,在沿线地块规划建设500-1000亩的现代物流园,争取三钢物流公司入驻发展。以“南三龙”铁路建设为契机,规划建设客运中心、公交枢纽站以及交通大厦等项目,引导辖区客运企业到台江集聚发展。二要做优专业市场。全面改善“明海鑫钢材市场、五金机电城、红星美凯龙”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周边环境;加快建设三明冷冻配送中心水产品批发市场,启动东霞蔬菜批发市场搬迁。三要提升餐饮娱乐业。结合城市开发建设,策划实施若干个大型商业广场,同步配套一批办公楼和娱乐服务项目。用好三旧改造政策,继续策划包装一批住宿餐饮娱乐项目。重点抓好三元饭店、文华旅游四星级酒店、戴斯国际酒店建设。四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快“荆西红酒小镇、格氏栲、竹洲、横坑”四个生态小镇建设,抓好项目的招商推介。加快万寿岩、忠山十八寨、月亮湾、回瑶古窑址等景区建设。

四、加速改旧建新,改善人居环境

1.加快建设新城,打造南部亮点。一要全力推进东霞富兴堡片区建设。建设一批与群众生活配套的城市广场、大型卖场办公商务中心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提升三明南部整体形象。二要启动开发台江片区。“南三龙”车站选址确定后,加快规划布局,力争先行启动新区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启动焦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建设焦溪产业园。三要加快荆西红酒小镇建设。重点做好土地收储挂牌工作,逐片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实施路网、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造荆西老城区,提升小镇面貌。

2.推进旧城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深化“和谐征迁”机制,突破道山路、下洋花园、省一建白沙地块、三胶厂宿舍区等重点地块的前期工作,确保明年全区有5个以上地块挂牌出让,开发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改善住房条件,提升城市面貌。一要推进下洋片区改造。加快城区商会大厦、三元影视城等项目建设,连片开发省一建后山、原市看守所地块,配套建设省一建后山道路,拓宽改造建安路。二要推进城关片区改造。全力推进新田巷安置房建设,加快开发建设道山路周边地块、沙洲路原烟草宿舍楼周边等地灾危房改造。三要推进白沙片区改造。重点推进白沙村旧城改造安置房、省一建白沙地块开发。加快推进晟发车业三旧改造项目,筹建三发大厦。

3.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区面貌。坚持建管并举,建设数字城管,加大城市综合管理力度。深入开展城区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交通秩序、环境卫生、集贸市场、建筑工地、校园周边环境五项管理,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建设、乱租乱批土地和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不良行为,努力创造文明、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

五、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抓好生态区建设。实施国家级生态区和环保模范城规划,加强细胞工程建设、流域水环境整治和森林绿化等工作。强化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运行管理,年内确保岩前、莘口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验收,建成18个市级生态村。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继续实施四绿工程,推进道路绿化、城镇绿化,扩大城区人均公共绿地占有率,力争完成造林绿化1.25万亩。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公里。

2.狠抓节能减排。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鼓励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确保完成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2%的约束性指标,加大节能技改,做好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和能源监测,重点完成毓才玻璃等6个节能技改项目。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推进慧基能源分布式能源供应站建设,加快LNG二期天然气建设项目,积极开展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

3.深化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生态健康种养模式,科学施用农药、化肥,加大对重点河道的环境整治力度,严禁非法采砂、洗砂,全面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加强东牙溪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积极配合开展城市饮用水备用水源建设。年内建成荆东污水处理厂;抓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完成振兴电镀厂停产搬迁;保障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六、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推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发展。计划实施总建筑面积2.42万平方米的三明三中、荆西小学、莘口中心小学等8所学校11幢教学楼的加固改造工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国民素质提高,加快竞技体育发展。加大文明城、卫生城和双拥模范城创建力度,夯实创建基础。加强计生工作,力争实现“国优”目标。尊重和保障妇女儿童、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重视发展人武、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社会事业。

2.加强民生保障。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年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0人,新增城镇就业2300人。不断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社会保险体系,努力提高参保待遇水平。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村卫生所基本药物采购管理,年内完成所有村卫生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建立完善失地农民保障机制,积极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完善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及避灾点建设。

3.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合理引导群众诉求,及时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推进综治信访维稳1+N联动中心和维稳三支队伍建设,完善社会防控体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快推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加强村级民主建设,推行村务公开、规范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和使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风险金制度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计划上报审批制度,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煤矿、危化物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和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4.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知、交、解”主题活动,了解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高公众满意度。二要建设法治型政府。加强依法治区,提高民主决策的制度化水平。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权力透明运行,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三要建设务实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切实改进会风、文风,继续贯彻无会周制度,坚持少开会、开短会、不搞形式、注重实效。四要建设清廉型政府。认真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为民、务实、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万众一心,真抓实干,共同为三元的繁荣发展、和谐稳定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