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陈大镇委员会陈大镇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架构,完善法治工作机制。陈大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各级的工作要求,成立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镇长扎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召开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专题会议4次,深度剖析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方案,精准施策,确保法治工作扎实推进、有序开展,为法治政府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深化教育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陈大镇将法治教育培训列为干部教育体系核心内容,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活动。通过每月自学、邀请法律顾问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度解读宪法、民法典、行政法等法律法规及最新政策文件,剖析典型案例,提升干部法律理论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同时,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开展不少于40学时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执法综合法律知识考试,并规定70分以上为考核合格线,确保新入职干部迅速融入法治工作氛围,夯实法律知识基础。截至目前,共6人通过执法考试,通过率为100%。
(三)优化行政执法,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陈大镇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工作要求,严禁无证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服务大厅公示栏等平台,及时公开执法主体、依据、程序、结果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配备执法记录仪4台,要求执法人员在进行行政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时,必须主动出示执法证表明身份,同时必须佩戴和使用执法记录仪,对执法行为全程留痕,确保执法过程可追溯;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配备专业审核人员,长期聘任律师担任我镇法律顾问,对重大执法决定进行严格法制审核,在行政处罚、工程合同签订、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等方面经过法律顾问审核,保障执法决定合法适当。
(四)创新法治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积极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路径、新模式,全面落实普法责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禁毒宣传日”“国家宪法日”“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在人群密集的市场、街道、商超门口设立宣传点,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咨询台等方式,开展宪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宣传法律知识宣传普及,累计举办法治宣传活动30余场,受教育群众2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00余份、悬挂横幅100余条、倡议书600张、设置户外宣传牌40余块,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五)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阳光透明政府。陈大镇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畅通群众举报机制,公开执法过程、监督电话和来信来访接待途径,鼓励群众对执法过程进行监督,对不文明执法情况随时举报,督促执法部门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保行政执法行为经过法制审核,裁量尺度相当。规范卷宗档案管理,提升案卷质量,加大案卷评查力度,促使行政执法行为全过程留痕,经得起时间检验。及时主动公开执法结果,让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六)多元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摸底和矛盾纠纷调处例会制度,及早发现和处置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和苗头性问题,有效防止了因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群众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实行镇领导干部每月14日信访端口前移接访制度,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加强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建设,定期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动态,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5件,已办结15件;接待群众180人次,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68起,目前已全部化解,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如下:
(一)依法行政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干部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法治观念相对淡薄,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依赖经验、习惯而非法律规定办事、重业务轻法治的现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基层执法力量亟需加强。随着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化,建设任务与要求不断增加,而我镇政府法治机构的编制没有明显增加,事多人少,执法配置不均衡,执法队执法证持证人数仅为3人。
(三)行政执法水平亟待提升。部分行政执法人员在法律知识储备、业务技能熟练度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对法律法规理解和适用不够准确,执法程序执行不够严格、规范,执法文书制作不够严谨、标准,导致执法过程出现瑕疵、执法结果缺乏公信力,难以有效实现行政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四)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不足。当前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较为传统、单一,仍以简篇、发放文书、宣传标语等形式为主,形式和内容还不够丰富多样,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宣传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吸引力,难以引起受众共鸣,导致法治宣传教育资源投入与实际效果产出不成正比,未能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提升全民法治素养、营造法治社会环境方面的作用。
以上问题的存在,既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制约,以及人员力量不足和素质参差不齐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持续创新,积极争取广泛支持。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定期学法、重要会议讲法、年终述法,亲自研究、认真谋划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研究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有效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情况,将法治建设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
(二)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挥领学带头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认真学习党内法规,深化党纪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重点学习宪法、民法典、公务员法以及与履职密切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增强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推进各项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定期开展法治政府督导检查。年初制定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和党员干部学法计划,将依法行政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同考核,严格按照计划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按季度听取分管领导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定期督导有效推动工作开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意识。我镇将积极与区司法局对接,将执法证考试纳入干部考评制度中,从而提高干部考试积极性,提高单位执法证件持证率,加强对干部的法治教育培训,培养专业行政执法人员,让行政执法工作得到坚实保障。同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干部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行政意识。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考核机制,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励干部自觉依法行政。
(二)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与上级执法部门的沟通协调,增强下放执法权的衔接。建立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权威性;是健全执法办案激励机制,强化对执法工作考核与监督。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执法行为,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三)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根据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方案,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四)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经费保障和人员配备,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