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元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24-03-21 15:12 来源:三元区发改局
| | | |

各位代表:

三元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三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聚焦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落实市委“抓重大项目,促高质量发展”工作区委1620”行动,抢抓机遇、奋楫争先,全力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新成绩。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41亿元,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367.54亿元,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1亿元,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3亿元,增长1.4%;出口总值15.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6万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7.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一)产业经济企稳巩固,发展形势总体向好

第三产业积能蓄势。启动“做大三产,做强三产”三年行动,三产企业注册数量增加至1.6万户,占比辖区企业注册总数近80%,101个三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希尔顿欢朋酒店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建成永嘉天地等6个广场经济示范点闽光云商等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独角兽”“瞪羚”企业,顺利举办三产短视频大赛、大型营业性演出等活动工业大盘增势稳健。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等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2个行业大类中四成保持正增长态势实施增资扩产重点项目62个,备案技改项目55个,引导169家企业入驻省工业企业供需平台新入库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3家、认定“专精特新”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数量均居全市前列。农业生产平稳有序。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6万亩年产量1.9万吨引进台湾、上海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200培育大径材高价值森林资源1.1万亩种植多花黄精等林下经济作物1万亩,建设丰产竹林示范片6150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5.2亿元居全市首位,参与研发经费投入规上企业数量增长26.5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金额4166万元,中央、省级科技立项项目9新宇电子4家企业通过省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金财软件等48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选认区级以上科技特派员102名佑食品等重点企业与上海交大等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上海技术交易所(三明)科创工作站落地我区平台承载力不断增强。配合完成市区工业园区整合工作,实行园区分片挂包责任制,持续优化公共区域管理等属地服务,安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8个,总投资6.2亿元

(二)内外需求持续恢复,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投资支撑强劲有力。获批预算内投资项目10个、补助资金7321万元,专项债项目5个、额度2.7亿元,一般债项目10个、额度0.8亿元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92个,其中台氟有机氟5亿元以上项目23个、墨砾新材料等10亿元以上项目13113个区重点、36个市重点以及17个省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21亿元、97.7亿元、62.3亿元,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三明盈科产业园32个项目开工、润祥氟新材料等44个项目投产12“抓大促高”重大在建项目完成投资35.8亿元超序时5个百分点项目个数、总投资额均居全市前列消费潜力深度激发。开展美食嘉年华、旺市大集等促消费活动13场次,发放消费券、汽车消费补贴等促消费资金300余万元,拉动消费超2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近50%辖区现有闽逛逛直播基地等电子商务业务企业731家,网络零售额超11亿元,居全市前列;三钢工业旅游区、洋溪镇分别成功获评“省级智慧旅游景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建成万寿温泉、“灵境·麒麟山”等文旅项目,前三季度旅游人数突破63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2亿元。外贸外资稳中向好。用足用好出口信保、信贷等政策支持,鼓励生产型出口企业加大生产出口力度,全年生产型出口额突破10亿元。发挥展会作用,组织兴源实业、毅君机械等企业参加德国、广交会等国内外展会11场次,签约订单2500余万美元。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安美奇增资项目完成签约、台氟科技开工建设、恒力达控股开始试生产。

(三)城乡融合统筹协调,发展格局逐步优化

宜居品质逐步提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3个,新增绿化面积4.1万平方米,完善无障碍和适老化设施60处,规整停车位9000余个,安装电梯200余台建设垃圾分类亭(屋)40座,垃圾分类小区覆盖率达到96.9%处置违建面积约4.8万平方米福道、郊野公园年内完工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完成乡村振兴试点示范资金项目26个、精品示范线项目13362“美丽乡村庭院”“美丽小公园”等合计完成投资1.1亿元整治农村既有裸房16栋,完成33户农村自建房巡查指导服务探索两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模式,形成第一批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创建实施项目27个,已完工9个。交通脉络更加畅通。三沙生态旅游大道、荆西道口平改立长深高速北连接线提升改造工程等项目开工改建炉洋至中央等农村道路17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65公里,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微改造”行动,建设村道生命防护工程61.8公里。城市管理科学精细。依托文明创建云督察系统,与公安专网部署视频AI中台,运用数字城管服务平台办结各类城市管理案件50080成立“物业行业党建联盟”,组织业委会或物业企业成立党组织14个,深化公共收益“点题整治”活动,核实处置158常态化开展“门前三包”等专项整治行动,劝导纠正超2万件、立案查处104件。生态底色擦亮增彩。配合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辖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达标天数比例100%,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工业固废和医疗废物处置率保持100%完成雨、污水管网深度排查903公里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项目76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53.6%坚持用绿色金融和市场手段破解生态环境投融资难题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推进“水质指数”责任保险投保,探索“损害一担责一修复”新模式,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四)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重点改革见行见效。教改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教育、教育综合改革、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经验分别在国家、省、市层面先进交流“浦元”“京元”双轨合作师资培养新机制基本形成医改方面,全省首创消防、医疗联创联建急救站建成18家中医馆、中医阁林改方面,辖区获评福建省级森林养生城市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511开发林业碳票面积4380首创“林长邀你来种树”活动在全市推广金改方面,举办政银企对接会12场,238家中小微企业获纾困贷和提质增产争效专项资金贷款4.1亿元持续推广“福林贷2.0”、碳元素金融产品,辖区绿色信贷余额105.5亿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组建工业、服务业、建筑业和重点项目4个专班并建立微信沟通群,收集问题438个,解决率80%创新实施办成‘办不成事’”、涉企行政检查“零打扰”等工作机制2034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占比87.2%,116个事项跨省通办81个事项省内通办办理“一件事”套餐业务1879“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100%沪明合作成果初显开展交流互访80余次,签订各项对口合作协议16,滚动更新对口合作项目37个,三明八中教学楼重建、沪明情文化街区2个项目获得1100万元资金支持成立上海三元商会、沪明人才驿站、山海沪明城市会客厅在上海交大设立“BIM·人才科创工作站”平台举办皮划艇桨板沪明精英赛等活动200多款三元农特产品借助“沪明优选”等平台打开上海销路招商引资量质并举。组织招商引资活动82场次,签约清枫谷自然康养中心后扶示范区等项目31个,总投资12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全季酒店等15个项目开工,总投资61.3亿元。

(五)民生需求全面兜底,发展红利有效释放

劳有所得,学有所教。举办40场招聘活动,发布138家企业2118个岗位招聘信息,兑现一次性稳定就业等六大类奖补130.1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5万元“三元零工市场”小程序注册人数超2.1万人、交易量665完成甲头幼儿园等21所学校新建或改造,幼儿公办率、普惠率分别达到74.8%、93.1%,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620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发放高龄补贴650.4万元建设家庭养老床位350张,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购买线下实体援助服务标准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至100;贝贝乐托育中心金澜湾园等项目投入使用,现有登记和备案托育机构22家,总托位数1739个,其中普惠性托位1120个。弱有所扶,病有所医发放城市、农村低保金1399.7万元临时救助金特困人员保障金433.1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524.7万元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助113.9万元选派190余名中高级职称医师深入基层开展病例讨论等活动90次,受益群众1700余人,1500余名适龄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1300余名学生参与脊柱健康筛查住有所居,需有所应。落实购房契税补贴、首套房利率调整等政策审核通过12户公租房新增申请发放公共租赁住房货币补贴437户、96.3万元投入1000余万元改造提升全区23个农贸市场;区图书馆“万寿岩分馆”揭牌开馆设置全民健身指导站(点)136开展“触摸远古、聆听现代”音乐荟等活动60余场,实施文物修缮工程11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我区运动健儿获得42银的优异成绩。

(六)保障要素有效落实,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政策措施落细落实。及时兑现“一季度稳经济促发展27等政策措施,发放扶农惠粮政策资金1120万元粮油机具补贴资金30.3万元,为三农新材料等50多家工业企业争取增产增效等各类奖补资金超800万元,拨付三产专项资金400万元、惠及235家企业制定出台“三元区民营经济实施意见32加强统计监测和分析评估,持续释放政策效应法治政府建设提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省一体化大融合执法平台建设等工作,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98件,118家企业提供法律意见186金融风险防范到位。处置不良贷款3.3亿元,不良率0.5%;严防企业信贷风险,推动转贷2761笔、100.1亿元,对8家涉案“白名单”企业近7亿元贷款给予保护性转贷,严防劣变用地服务及时跟进。新增建设用地面积315.3获批岩前官田坂3个成片开发方案启动大坂物流园、泉三园东5个片区成片开发方案编制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建立常态化创城指挥中心调度指挥运行机制三批次“治重化积”信访积案化解率100%,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打严防电信诈骗等各类突出违法犯罪,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9%,落实国务院“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要求,成立政府工作专班,积极化解恒大、融侨、宏图花园等多个问题房地产项目无法交付等涉稳风险开展在建工程无欠薪项目部创建活动,为4513名农民工追回工资5011.5万元严格执行红色隐患区级党政领导挂钩制度,强化市区82个重点安全风险点管控,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工青妇儿等各项工作均有序推进。

需要关注的是,因恢复基础不够稳固、风险隐患依然较多,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地区生产总值等部分指标增幅与年初预期目标差距较大;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企业投资信心减弱,外贸不确定性增加,创新能力还需加强;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安居等领域仍有短板要补。为此,我们应当树立“短板就是优化空间,弱项就是发展潜力”的理念,努力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主要措施

做好2024年三元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政策统筹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新发展阶段努力当好排头兵、先行者。

根据上述要求,与“十四五”规划和省、市预期目标相衔接,建议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出口总值1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分别增长4.5%6%。完成市级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新的一年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实体经济,不断夯实产业根基

促进三产做大做强突出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扩大供给、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三个发展方向,形成攻坚合力;充分发挥30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作用,优化调整促进三产发展政策措施,建立领域项目全生命周期库,全年滚动推进顺财百货智能产业园等重点项目100个,进行龙头企业评选认定,设置重点企业库、潜力企业库,争取入库企业300家;重点做好省级特色街区打造、四级物流网络构建等具体工作,密切跟进交通客货运周转量等11个主要支撑指标情况,确保平稳运行,带动三产增加值增长,提高三产在辖区整体经济体量中的占比。巩固工业发展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引导工业企业向“智”而行、向“绿”转变,实施三钢三高线等技改项目50其中省重点技改项目12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50亿元,促进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全年安排名佑肉制品智慧冷链物流工业领域千万元重点项目70个,年度计划投资78亿元以上;用好用足各级工业增产增效鼓励政策,争取全区工业投资增长12%以上围绕钢铁与装备制造和氟新材料2条主导产业链,推动产业协作配套,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引导民营工业企业加快融入产业链建设;围绕“2+3”工业重点产业体系,抓好后劲培育,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战新企业10家以上。推动农业增产促稳。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鼓励种粮政策,播种粮食面积4.6万亩、总产量1.9万吨以上;立足优势资源,进一步做优做强西际柑橘等种植产业,稳定家禽、生猪产能,提升渔业产品附加值;实行场村共建,以岩栲线乡村振兴示范带、陈大台溪周边经营区、金丝湾周边经营区为中心辐射至周边区域,打造国有林业示范基地,促进国有林场带动村集体林地生产力提升支持竹木产业链发展,鼓励富硒笋制品加工生产、药材原料林下种植等项目进行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引导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探索“森林康养+生态休闲产业”的经营方向,全面提高林业效益

(二)聚焦有效需求,不断强化发展支撑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力争谋划储备中央和省级预算内项目40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40个、亿元以上项目50个;依托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深化重点项目问题协调机制,保障建设进度,2024年初步安排区重点项目127个、总投资38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2.1亿元,其中拟申报省、市重点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2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2亿元;力争年内有三农氟精细化学品四期等69个项目开工、碧湖变电工程74个项目竣工,重点督促华屹精密科技等15个已供地未开工项目加快实施进度;密切跟进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等100个2024年预算内、专项债、国债申报项目,落实资金拼盘,保障用款需求。促进消费提质升级。聚焦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支持闽光云商开展国内外供应链大宗商品交易,鼓励农林集团等企业扩经营、拓销路,发挥爱琴海购物公园等商业综合体消费集聚力、带动力,开展“全闽乐购”“焕新购”等活动,支持企业通过直播电商等新运营模式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着力拉动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支持企业创建老字号、闽菜馆,打响三元本地特色品牌;发展近郊休闲文旅消费业态,打造列西小蕉等城市微度假休闲“后花园”、幸福时光露营等“山水间的家”推进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沁园春A地块二期等楼盘预售办理,依托锦绣、康城等本地品牌口碑,吸引外地开发商来元开发优质房地产项目,提振房地产消费。努力稳定外贸外资。支持企业采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方式,借助广交会、进博会等平台,开拓国际市场,争取重点企业安美奇铝业、台明铸管新增出口额4000万美元以上;对接服务好辖区外资企业,加快到资进度,推动合金添加剂、含氟聚合物等外资项目尽快到资。逐步提高招商质效。围绕我区6张招商地图,运用“产业链招商”“重点区域招商”机制,采取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奖励等方法,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将亩均税收、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等纳入项目评价;做好签约前、建设中、转化后的全过程服务,形成“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力争年内签约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超百亿元。

(三)聚焦生态宜居,不断促进城乡融合

着力抓好城市建设。加快城市老旧街区、背街小巷改造建设,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改造主城区翁新路、文化巷等道路9条,推进雨污分流、截污纳管,新建或改造污水、雨水、供水管道20公里,巩固主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围绕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沿山小区内涝防治雨污分流改造及管网修复排水管网空白区管网建设3大工程共23个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力争新增更多公共停车泊位;推动明溪胡坊至三元岩前高速公路、三沙生态旅游大道加快建设打通交通瓶颈;学习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试点城市“一网统管”等先进经验,运用数字化赋能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大城智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注饮水污水改造垃圾处理村组路网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实施集镇污水处理设施零星修缮,实施岩前镇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小蕉陶文化交流基地、棕南郊野休闲农旅、西际村污水及产业垃圾整治等23个项目,促进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和省级示范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建设高素质职业农民、“新农人”、乡村工匠等人才队伍,引导“乡贤回归”“人才回引”,促进先进理念、技术沉聚到乡村一线;倡导文明乡风民俗,挖掘保护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做好省级金牌旅游村、全域旅游小镇等乡村旅游品牌的推介和申报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守住生态环保底线,巩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等制度,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推进黄砂化工园环境问题整改。

(四)聚焦创新协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初创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进阶培育机制,力争年度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 家以上、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重点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力争2024年规上企业研发费用统计上报增长10%以上;建设一批跨区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推进上海技术交易所(三明)科创工作站3个项目建设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教改方面,推进教育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医改方面,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力争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8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林改方面,加力推进林票制改革强化林业贴息贷款信贷支持,推进商品林政策性保险,降低经营风险,持续探索碳汇开发、交易、运用等多元化价值实现路径;国企改革方面,优化区属国有企业运营考核方案督促辖区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提升企业利润率资产收益率水平市场竞争力壮大城发、建发、农林三大区属国企运营规模;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加强区域交流合作。紧抓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强化沪明对口合作,深度开发万寿岩文旅小镇,着力打造沪明对口合作乡村振兴示范镇,新增1-2所结对学校,拓宽沪明合作教育合作面,依托沪明科技创新研究院,深化两地科技创新共研共建;积极融入新时代山海协作、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泉三对口合作、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和“三沙永”一体化融合发展,在产业协作、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谋划生成更多“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共建项目,形成区域交流合作的有力支撑。

(五)聚焦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福祉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与北京、上海等地区学校经验交流和资源合作,引进和培养优质教师队伍推动台江幼儿园、东新小学改扩建等教育补短板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年内新增学位1800个健全医防融合、慢性病防控等工作机制,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打造基层医疗机构“一街一特色”;聚焦“一老一小”,推进医养结合示范点全域养老服务体系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开展文化下基层等文化艺术活动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争社区智慧“运动角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继续做好万寿岩遗址申世遗筹备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实施“创享三明”“零工市场”就业创业活动机制,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群体等群体创业就业;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加大工伤、失业等保险的参保扩面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力度,落细落实城乡低保、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员生活保障,确保困难群体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应代缴尽代缴,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应兜尽兜、应救尽救;加强粮食应急保障,及时完成3000吨储备粮轮换工作,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稳定社会治理大局。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推进常态化创城工作;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作用,探索打造具有三元特色的“枫桥经验”,争创2024年度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壮大“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领域系统风险,努力实现“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目标;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加快启动应急指挥综合平台建设工作;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推进“数字反诈”加快“平安家园·智能天网建设,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

(六)聚焦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服务保障

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一网好为抓手,推动“一网通办”改革向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延伸,实现市、区、乡三级业务“一网通办”。创新推动“政务服务+金融”深度融合,并将政务服务事项嵌入银行智能终端办理,打造群众家门口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保障发展要素落实。建设“人才飞地”巧妙“借脑借智”,实施“明籍优秀人才回引”等计划,落实人才子女入学就医等配套政策,支持企业引进“高精尖缺”、技能型、基础性人才通过弹性年期出让等多样化用地方式保障用地用林合理需求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开展“金融彩虹桥,一月一专场”政银企对接会,推广运用“金服云”等线上融资服务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重点税源征管,实现税收应收尽收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保障民生领域、重点工程和项目支出;严控区属国企非经营性负债抓好新增后劲培育。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落实公平竞争机制,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深化“四培育”工作机制,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对“个转企”提供指导服务,简化登记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对年度新上规或规下转规上的工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商贸业、服务业企业,及时兑现“企升规”奖补梳理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发挥“一企一策”、挂钩帮扶等机制,引导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签订IPO财务顾问协议、申报省证监局辅导备案,并落实“规改股”“股上市”奖补,让陆续入驻的市场主体,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切实形成推动三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以上报告,请审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