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裕祠、邓克谐墓
垂裕祠位于三元区荆西街道荆东社区三明学院北区食堂侧后方,坐东南向西北。该祠始建于宋嘉定七年(1214),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重建,明万历及清道光、同治年间均重修过。该祠平面呈长方形,布局为泮月池、空坪、门楼、内廊庑、天井、正堂、后厢房等。东南-西北长22.1米,东北-西南宽17.1米,面积600余平方米。门楼为花岗岩和砖雕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门额阴刻“垂裕祠”;廊庑屋架为抬梁与穿斗混合,五架梁木构。正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抬梁与穿斗混合木构,悬山顶,檐面设有拱形卷棚,蜀柱、雀替雕花精美。正厅设神龛,安放宋邓克谐夫妇之灵牌。垂裕祠后山上是邓克谐墓,墓葬形制为“凤”字形,墓表为砖构,保存完好。
邓克谐夫妻合葬墓,位于三元区荆西街道荆东社区省级文保单位垂裕祠后侧的山坡上。该墓为宋代原型墓,其外形大都被埋藏于地下,看不出其整体风格。墓基本坐南朝北,围垅呈半圆弧双臂揽月形,边坡外廓铺砌河卵石,墓前神道两侧有对称花岗岩质石虎、石羊等石刻雕像。墓主人邓克谐,字仲孝,北宋乾德五年(967)生于沙县龙山归仁里(今三元区荆东村),卒于宋明道二年(1033),享年六十七岁。邓克谐是邓氏入闽始神邓光布将军八世孙,官至银光实禄大夫,墓前350米处立有宋代花岗岩质神道碑,高2.6米,正面阴刻“宋银青光禄大夫邓公神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