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区公布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期:2023-01-03 10:50 来源:三元区文旅局
| | | |

  近日,经区非遗保护中心深入基层开展项目调研、组织申报、材料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将万寿袋面点制作技艺、草洋张氏汉剧、竹洲豆腐皮制作技艺、竹跳面制作技艺、米雾熏鸭制作技艺5项非遗项目列入“三元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并于2022年12月经三元区政府正式行文公布。

  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认定,进一步推动了三元区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三元区非遗传承和保护活力。截至目前,三元区已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8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11项。下一步,三元区将持续深入挖掘本土优质非遗项目,切实做好非遗项目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开创三元区非遗保护与传承新局面。

   

  万寿袋制作技艺:据谱谍及《杨岩浮桥书册》记载:闽王率部入闽首扎于(万寿)岩下,其心腹大将邓光布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旗下兵卒持别能在激烈战斗中取胜。纠其原因与一种耐肌饿、强体能、养脾胃食物相关联,后来这种面点传至岩前、梓口坊一带,被民间美其名曰“万寿袋”。“万寿袋”味微甘、抗饥饿、耐儲存,将面粉和上红糖,发面后塑性,置油锅炸制,属客家地区传统面食,不使用任何添加剂。

   

  草洋张氏汉剧:汉剧为我国古老地方剧种之一,属西皮、二簧声腔体系,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已有 400多年历史。草洋张氏汉剧,于清同治年间从江西传入,又名江西调,传入草洋后取名“乐乐欣”,属小腔戏种。传承顺序为“方结传庆寿,庆寿传锡章,锡章传洪炅(绍炀)”。伴奏分文武场,妆容近京剧,依旧保留年代久远的“封台”“拍八仙”“加官”等传统仪式,原以本地方言演唱现多以普通话替代。

  草洋村是地处三明市区第一高峰莲花峰主峰山麓,共 178 户,约 800人。距市区 19 公里、锣钹顶 4 公里,海拔 1022 米。汉剧是一种传统戏曲表演,在草洋村历来靠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村两委今年组织传习汉剧曲目新班底,践行“三元有戏曲 汉剧在草洋”,充分发挥尚有一批老演员和距城区近等优势,力求为保护和发展三元区地方非遗文化贡献力量。

   

  竹洲“豆腐皮”制作技艺:豆腐皮,是一种汉族传统豆制食品,也是华人地区常见的食物原料,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豆腐皮色泽黄白,油光透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成分,用清水浸泡(夏凉冬温)3~5小时即可发开。可荤、素、烧、炒、凉拌、汤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荤、素食别有风味。沿205国道出市区往永安方向,过了莘口岭隧道约200米就是莘口镇的竹洲村。鼎盛时期,村里家家户户都开豆腐皮作坊。如今,只剩8家村民还在坚持这项纯手工的营生。竹洲农家现如今的作坊还是坚守古时传统的手工工艺,采用柴火烧煮炭火慢烤而成,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

   

  竹跳面制作技艺:竹跳面,传承古法手工技艺,采用天然草本植物毛竹灰泡制,反复过滤提取的碱水,将提取的碱水与面粉相融合,用手揉面成团。竹跳面另一特点就是用竹竿将和好的面团经过反复的跳动、挤压、打粉等多道工序。制作后形成的柔软的面团做成的面条。 

  竹跳面古法手工技艺,更能够代表“面正香天下,健康千万家”三元本地区的民风民俗,竹跳面是纯天然,无污染,零添加的绿色食品,面条口感好有劲道、滑有韧性。此工艺还可以制作果蔬营养系列面,如菠菜面、胡萝卜面、紫薯面等面食制品。

   

  米雾熏鸭制作技艺:古代熏肉技术,传说是古人燧人氏发明的,他把兽肉或鱼用文火烘干,加木渣、松叶于火上,使烟雾带香,熏制而成,不容易腐败变质。这种原始的加工美食工艺流传了数千年,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传承与弘扬,越来越完善成熟。为了更好的保存食物,熏制逐渐成为一种特色小吃。

  熏鸭是福建省三明的一道名菜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宋绍兴年间就背负盛名。其做工考究,味道独具一格,是三明民间世代相传的乡土食品,也是传统祭祀节日与招待亲朋的必备菜肴,有色泽金黄,皮质紧实,肉感Q弹,熏香味浓郁的特点。米雾熏鸭制作工艺主要分莘口熏鸭和列西熏鸭两种制作工艺,准备工序相同,区别在于莘口熏鸭是先熟制再熏制,列西熏鸭是先熏制再熟制。熏鸭制作工艺主要分布在三明市的三元区莘口、城关、列西、陈大等地区,并辐射至三元区周边的永安市、明溪县、大田县等各县(市、区)。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民众生活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熏鸭制作工艺不再局限于过节时候,熏鸭食品在民众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而制作熏鸭系列食品进行售卖也成为了三明地区许多农户的经济来源,并随着三明电商经济的发展,销往全国各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