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产业”绘就好光景
冬季,走进三元区中村乡前村村,处处呈现出“乡村振兴党旗红、生态宜居产业兴、治理有效民风淳”的新局面。
近年来,前村村坚持以党建统揽全局,结合主题教育,脚踏实地促振兴,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前村村村景
“百年茶韵”沁芬芳—“先进来喝杯茶嘛!”看见记者的到来,八洋岐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玉星热情地递上了刚泡好的各盂坑古茶。
“你们喝的茶可是从上百年的古茶树上摘下来的,色泽金黄明亮,入口顺滑绵纯,茶汤在口腔里流连,留下持久不散的茶香味……”在香气四溢的热茶里,陈玉星讲述着各盂坑古茶的故事。
村民采摘古茶树茶叶
前村村种茶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中村杜水等地,已有制茶作坊。前村村山高土赤,富含有机质,终年云雾缭绕,清泉甘露,茶树历来芽叶肥厚,茶叶奇香无比。清乾隆年间,前村村客家人先祖几经辗转至各盂坑,创业之初便开始种茶,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目前各盂坑海拔1000多米以上山地遗存多处祖先垦植的茶林。
“我们这个地方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的古树茶品独具特色,品质极佳。”陈玉星说,然而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并未给前村村民带来效益,甚至面临基础设施不健全、技术人才缺口大、产业体系不完善、品牌竞争力低下等发展瓶颈,始终藏在“深闺”无人识。
近年来,前村村利用古茶树资源,成立了茶业专业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推动茶产业发展,带动全村百姓致富。合作社由村党支部领办,党员带头入股,村内群众积极参与,在茶叶专家指导和返乡知青支持下,村民培育近2万株的茶苗,有9000株移栽至高山茶园中。
如何更大限度发挥老茶树资源,让乡村重新焕发生机?前村村结合当地特色历史文化,探索出茶旅结合的新路子。驻村第一书记高毅表示,前村村依托老茶树资源,实施古茶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结合前村村客家文化、知青文化,实施茶旅融合建设,通过茶产业带动旅游发展,最大限度发挥茶产业的综合效益,促进群众增收。
“我们盼着茶香全村的那一天早点到来。”这是前村村村民共同的期盼。前村村以古茶作为致富宝藏,使古茶文化变为经济振兴、农民生活小康的动力和源泉,2023年,合作社春茶生产产量达500多公斤,专业合作社收购茶青直接带动30多个村民增收4万多元。
知青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走进中村乡前村村,知青文化馆外墙上“知青无悔,青春万岁”几个大字赫然在目。2019年,为缅怀这段光荣的岁月,弘扬知青艰苦奋斗的精神,前村村打造了知青文化馆。
“当时,114名知青响应号召,到我们这里下乡插队。他们怀着满腔热血在这里开荒拓土,艰苦奋斗,在帮助我们当地发展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知青文化。”说起打造知青文化馆的初衷,前村村村党支部书记陈振橙满怀深情地说。
2020年,由三元区政协、三明市档案馆联合编撰的《我的青春岁月》出版,前村村的老知青们在书中通过亲切、生动、感人的回忆诗词、文章,再现了知青岁月。旧书籍、锄头、蓑衣、斗笠……如今看着知青文化馆里充满岁月痕迹的陈列品,陈振橙对未来充满期待。
知青文化厚植于前村村的沃土之中,如树木根系一般,与乡村发展一脉相承。前村村以知青文化为抓手,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以乡愁聚人心,以党建搭桥梁。当下,前村村紧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打响“省级传统村落”特色牌,坚持以党建引领,深入挖掘“知青+党建”内涵。建设知青文化馆、组建知青服务队,以产业为抓手,在前村知青的大力支持下,修建了双前公路、栩沁亭、前村便桥、前村石碑,修缮了华光庙。“如今,我们通过对知青文化和乡愁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陈振橙表示。
当知青岁月记忆里蜿蜒曲折的机耕路被笔直的水泥路取代,被自来水取代的村落、古井随时间渐渐封存,记忆的河流流淌着历史,也承载着知青与游子们不断的乡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抱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担当。今后,前村村将持续开展“知青+党建”,筑强战斗堡垒,唤醒乡愁记忆,带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前村答卷”。
“红色引擎”引领创新发展—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前村村结合主题教育,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抓发展固党建”的思路,推动基层党建与农村发展深度融合,使党支部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红色引擎”,让党旗始终在一线高高飘扬。
为提升茶叶品质,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组织骨干社员两次走访龙岩永定,参观前村老茶树引种到他们那里种植的茶园,听取种茶、制茶经验,学习提升制茶工艺,并到龙岩七里香茶业公司进行交流制茶工艺、参观茶叶扎染研学。
酒香也怕巷子深。前村村参加岩前镇“首届海峡两岸万寿岩科技节开幕”宣传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与三元区农技协签署了“千会帮千村”活动助力合作社古茶产业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近年来,前村村村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指导专业合作社争取福建省2023年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项目,优化生产环境、完善制茶设备、开展毛竹丰产培育技术培训等。多次邀请林业、农业部门和三明林校科技人员到实地察看、指导茶苗扦插培植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