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2115-1200-2023-00012
- 备注/文号: 元农〔2023〕56号
- 发布机构: 三元区农业农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3-05-12
各股站室、基层各单位:
根据《三明市2023年农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要点》部署要求,现制定《三元区2023年农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工作任务,结合实际情况,强化工作落实,推动全区农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并于2023年12月22日前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报送局安办。
三元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12日
三元区2023年农业安全生产和
消防安全工作要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按照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力争2023年全区农业农村系统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一、认真学习贯彻安全发展理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应急管理培训重要内容,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观看学习《生命重于泰山》电视专题片,进一步加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引导,强化安全意识。
(二)严格落实“一道批示一套台账一个报告”工作制度。及时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专题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领导有关批示指示,登记建立台账,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查督办,按时总结评估,及时整理归档,确保落地见效。
二、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
(一)落实安全监管责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交办单制度,认真抓好整改落实,按期限报告落实情况。每半年至少召开1次安全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问题。
(二)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规范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管理。
(三)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要求,组织开展宣贯工作,完善相关制度措施。
(四)健全农业安全生产机制。落实农业安全生产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筑牢安全底线,织密风险防控网。
(五)强化农业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健全凡进必考、入职培训、和定期轮训制度,切实增强农业安全监管人员专业技能和本领。
(六)落实举报奖励制度。落实《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公共场所宣传设施等媒介,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热线、网站、通信地址等信息,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安全生产举报的积极性。
三、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排查整治
(一)组织开展重大隐患专项整治。进一步明确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深刻吸取全国典型事故教训,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面排查整治农业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隐患。对重大安全隐患分级建立清单台账,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针对重点时段,组织开展督导服务、明查暗访,加快重大安全隐患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二)推进农业行业安全整治
1.强化农机安全风险防控。主动配合公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深入茶园、果园、菜园、田间等重点区域,查纠拖拉机违法载人等行为。实施拖拉机“亮尾工程”,拖拉机运输机组(含多功能拖拉机)应灯光齐全并粘贴反光标识,未粘贴反光标识的不予注册登记、通过检验。督促指导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觉开展隐患自查自纠,有效管控农机安全风险。利用“安全生产月”等时节,通过开展拖拉机违法载人专题警示教育和多功能拖拉机安全监管专题宣传等活动,大力宣传农机报废回收补贴政策以及违法载人、使用假牌套牌危害,营造人人讲安全、关心安全的良好氛围。
2.强化饲料安全风险防控。集中力量开展饲料生产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及时按照《福建省饲料生产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实施细则》完成等级评定。督促指导饲料生产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从根本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对饲料生产企业实施全覆盖检查,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严格按照清单开展整治,实现闭环管理。对发现重大风险隐患的企业,按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处理。
3.强化沼气安全风险防控。进一步对农村户用沼气池、涉沼气养殖场(含养殖小区等)以及大中型沼气工程(含黑膜沼气池)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通过随机抽查等方式,动态更新“四个清单”,完善工作台账,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集中整治,限期整改。对符合报废条件的,按程序进行报废处置,彻底解决安全隐患。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发放安全使用手册、挂图、明白纸等方式,组织开展沼气安全生产及安全处置相关培训教育,提高农村沼气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强化农药安全风险防控。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重点整治农药生产企业未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和教育,未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未建立健全农药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演练,未定期对生产装置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等问题。
5.强化屠宰安全风险防控。健全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落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源头治理、风险辨别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整治屠宰企业未定期组织对设施设备以及用水、用火、用电和消防安全警示标志等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巡查检修保养,未建立健全屠宰安全生产和消防管理档案记录制度,未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应急设施设备,未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演练,未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现象。
6.强化渔业安全风险防控。按照“船舶适航、船员适任、人证相符”的要求,重点整治救生、消防等安全设备配备不齐不足、未规范安装放置,未取得渔船检验证书或检验证书过期;擅自改变作业类型,超载、超定员、超抗风等级作业,渔船职务船员未配齐配足、存在缺配情形,普通船员未按规定持证上岗作业等问题;做好养殖渔排防汛防台风工作,包括责任人主体落实、渔排维护加固、消防救生设备配备等;进一步提升渔船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水平构建全覆盖责任体系。
7.强化农业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机构组织和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把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到基层、单位和岗位;结合安全生产季度例会,定期召开会议深刻吸取火灾事故教训,分析农业系统消防安全形势,及时研究解决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开展畜禽屠宰行业、渔业、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使用、农垦)生产以及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以及局机关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深入整治火灾隐患;坚决纠治办公区域私自乱接电线、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等安全隐患;深入开展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教育培训和灭火、疏散逃生演练,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8.强化农事用火安全风险防控。坚持“防为主、防为上”工作方针,重点治理林田交错地带烧田埂、烧杂草、烧秸秆、烧灰基肥、烧垃圾等农事用火失管失控问题,严格落实“有火必报”,一旦发现因农事用火导致森林火灾的,第一时间向同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应急部门等报告,并听从指挥、配合做好灭火工作。
9.农家乐、休闲渔业区域安全监管。积极协调公安、消防、林业、市场监督、应急、住建、文旅等多个部门,强化农家乐、渔港(码头)、鱼排养殖区及“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安全监管,重点检查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有效,燃气使用是否规范,电气线路敷设是否符合要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通畅等,指导企业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经营主体责任意识。
10.加强铁路沿线护路联防工作。对涉及铁路沿线安全区域内种养企业开展摸底排查和登记备案,整治涉及农(渔)业种养(殖)生产相关的农用种植大棚及渔业养殖大棚、塑料薄膜、遮阳网(防晒网)等轻漂浮物安全隐患问题,加强铁路沿路安全区水产畜禽养殖清理工作,确保铁路运行畅通。
11.配合做好农村房屋安全整治工作。协助相关部门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落实农房建设安全监督管理,查处涉及农村村民违反农村宅基地管理法律法规建住宅行为。
四、广泛开展农业安全宣教活动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进农村”等宣教活动,开展“平安农机”“平安渔业”等安全示范创建,做好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广泛形成重视安全生产、守护万家平安的浓厚氛围。
五、持续推进应急能力建设
健全管理机制,实现“机构、人员、场所、制度、经费”五到位,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修订完善各类安全和消防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农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农业安全处突救援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