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有效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 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4.31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93.38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53.7:44.6调整为1.7:54.1:44.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4%。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67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83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62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1%;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20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4人;职业资格鉴定2645人;组织创业培训13期325人。
二、 农林牧渔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27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0%,其中:农业产值25146万元,增长9.34%;林业产值11636万元,增长2.95%;牧业产值13547万元,下降3.02%;渔业产值2401万元,增长4.98%;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1550万元,增长4.47%。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4567亩,比上年增加1773亩,增长2.8%。粮食种植面积23697亩,比上年增加562亩,增长2.4%,产量8300吨,比上年增加365吨,增长4.6%;烟叶种植面积1150亩,比上年增加55亩,增长5.0%,产量144吨,比上年增加7吨,增长5.1%;蔬菜种植面积24042亩,比上年增加1678亩,增长7.5 %,产量35047吨,比上年增加2262吨,增长6.9 %;油料种植面积1225亩,比上年减少147亩,下降10.7%,产量191吨,比上年减少22吨,下降10.3%;水果产量31516吨,比上年增加2172吨,增长7.4%;食用菌总产量457吨,比上年减少12吨,下降2.6%。
木材产量46775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675立方米,增长16.6%,其中:商品材产量44358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158立方米,增长16.1%。
肉蛋奶总产量7969吨,比上年下降10.5%。其中:肉类总产量5113吨,比上年下降7.0%;禽蛋产量858吨,比上年下降25.3%;奶类产量1998吨,比上年下降11.4%。
水产品总产量1109吨,比上年增长4.5%。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71.82亿元,其中区属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4.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4%;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27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区属企业增加值40.29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0.63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利润总额8.83亿元,同比增长62.4%;实现税金总额10.54亿元,同比增长16.0%。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249.34%,比上年同期提高17.5个百分点,其中:产品销售率99.38%,比上年同期提高0.4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00.86%,比上年同期下降8.21个百分点; 成本费用利润率2.58%,比上年同期提高0.81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9.65%,比上年同期提高1.16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57.82%,比上年同期下降2.4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50374.05元/人,比上年同期提高15511.24元/人;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13次,比上年同期提高0.39次。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粗钢产量591.82万吨,同比增长14.3%;钢材产量545.22万吨,同比增长7.4%;生铁产量551.23万吨,同比增长15.6%;人造板产量6.4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5.2%; 发电量8.55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6.2%;布产量448万米,同比下降16.3%;罐头产量4.14万吨,同比下降51.2%;化肥产量1.13万吨,同比下降7.8%;服装产量87.54万件,同比下降8.0%。
全区有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8.42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商品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2.9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8%,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77.2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9.9%;当年商品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2.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7.3%。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14.33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项目投资完成87.49亿元,比上年增长41.4%,房地产开发投资26.84亿元,比上年下降6.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2.36亿元,增长318.6%;第二产业投资44.62亿元,增长27.6%,其中工业投资42.01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投资67.35亿元,增长22.5%。
房地产开发投资26.84亿元,比上年下降6.2%。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2.5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4%;商品房屋销售额19.97亿元,比上年下降16.7%;商品房屋待售面积3.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8%。
100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5.6亿元,比上年增长3.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6.1%,其中:36个项目开工,33个项目竣工,全年开(竣)工项目达69%,同比增长15%。
五、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92亿元,比上年增长8.3%。从企业分规模看:限额以上批零和住餐业零售额41.9亿元,增长8.0%;限额以下批零和住餐业零售额21.03亿元,增长8.9%。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2.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2%,金银珠宝类增长45.3%,日用品类增长0.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5%,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下降13.3%,中西药品类增长34.0%,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3.1%,通讯器材类下降41.8%,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0%,汽车类增长10.9%,。
全年出口总额4.1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6.4%;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8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3%。
六、财政收支
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101599万元,比上年增收12898万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上划中央财政收入28398万元,比上年减收183万元,同比下降0.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3201万元,比上年增收13081万元,同比增长21.8%。基金预算收入8880万元,比上年增收119万元,同比增长1.4%。地方级一般预算支出88020万元,同比增长19.2%。
七、教育和科技
辖区有普通中学8所,招生数3467人,在校学生数10065人,毕业生数2983人。小学11所,招生数2124人,在校学生数12195人,毕业生数1984人。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招生数20人,在校学生数137人,毕业生数16人。全区幼儿园29所,在园幼儿6558人。我区为全省首批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评估认定。
高中升学率达到96.93%,初中升学率达到109.2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81.21%,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21%,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学前教育入园率为93.46%,6—14周岁三类残疾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20%。
全区列入科技项目立项13项: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个、市级5个,获扶持资金407万元。全区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新增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累计2家;新增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累计6家。全年申请专利68件,其中:发明23件、实用新型42件、外观设计3件。专利授权量76件,其中:发明11件、实用新型63件、外观设计3件。新增省著名商标3个件,累计28件;省名牌产品22个;新增市知名商标5个,累计24个;新增市优势品牌3个,累计19个。
八、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区有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镇(街道)文化站5个;文物保护单位10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9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
全年参加国际性体育比赛获得1枚金牌;参加全国性体育比赛共获得2枚金牌和1枚银牌;参加全省性体育比赛获得1枚铜牌;在全市举办的运动会比赛中共获得29枚金牌、25枚银牌和31枚铜牌。为省体工队输送运动员1名、省少体校输送运动员2名、市少体校输送运动员2名。
年末区属医疗单位有8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含区级医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消毒站1个,卫生院2个。拥有病床数132张,卫生工作人员13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5人、注册护士27 人、药剂人员4、检验人员11人、其他卫技人员4人。
九、环境和安全生产
辖区环境质量良好,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城区空气质量和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全区有2个镇(街道)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验收,4个镇(街道)达到省级以上生态乡镇考核要求,20个行政村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考核要求,全面实现生态细胞工程创建目标。全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7%;城镇生活废水处理率达95.8%,农村生活废水处理率达87%。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29起,同比下降60%;死亡4人(工矿1人、道路交通3人),同比下降60%;受伤13人,同比下降78%;直接经济损失36.57万元,同比下降44.2%;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41051人,比上年增加671人,增长0.48%;总户数46131户,比上年增加484户,增长1.06%;全年出生人口1553人,出生率为11.04‰;死亡人口475人,死亡率为3.38‰;人口自然增长率7.66‰。
农民人均纯收入11813元,比上年增长13.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131元,增长12.2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76%。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47元,增长10.3%;市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768元,增长10.9%;市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8%。
年末全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23202人,比上年末增加2134人;机关养老保险参保653人,发放养老金345人1126.65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20300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24210人;工伤保险参保19748人;生育保险参保17037人;失业保险参保14889人,参保单位达到1302户,失业保险基金征收526.49万元,新增领取失业保险金待遇346人,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162.01万元,其中医疗保险补助25.99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2843人,综合参保率96.56%,续保缴费率96.94%。2013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实行生育、工伤保险社会化发放。
年末全区有1所敬老院、1所养老院。全年共有903户、1413人享受城市低保救助,累计发放553.97万元低保金,人均月补差312元;152户、254人纳入农村低保,累计发放94.95万元低保金,人均月补差304元;农村五保户8户、8人,累计发放4.8万元农村五保供养金。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