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公开情况一览表(8月)

发布时间:2019-08-28 09:06 信息来源:梅列生态环境局 点击数:{{ pvCount }} 字号:【

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公开情况一览表
2019年8月,我局共办结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2  件,其中  2 件已完成整改
序号 行政区划 举报编号 举报时间 举报对象 污染描述 污染类型 行业类别 办理单位 是否属实 办结意见
1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 190725350000021505 2019-07-25 13:02:00 福建省民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投诉人称该公司仍在生产,今天上午十点左右发生轮胎油泄漏,刺鼻的轮胎油顺着马路流向沙溪河,污染环境。 工业废水,恶臭/异味 其他 梅列生态环境局 属实 1、主要诉求:投诉小蕉民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轮胎油泄漏,刺鼻的轮胎油顺着马路流向沙溪河,污染环境问题。
2、现场检查情况:2019年7月25日10点40许,梅列生态环境局接群众投诉反映“小蕉民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附近有黑色废水外排且有油味”,梅列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经核实,25日上午三明市三宏贸易有限公司人员在民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收集处理废品,使用挖机对四个油水中转罐进行搬移,导致一个油罐破损,部分残留油水混合物通过厂区外雨水沟流入焦溪,油水中主要成份为轮胎油油水混合物,罐内残留油水约2吨左右。泄露点下游无饮用水源等环境敏感点,未发现溪流鱼类及禽类死亡。
3、应急处置情况:市、区两级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局有关领导立即带领环境应急人员赶赴现场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工作,并第一时间向省生态环境厅应急指挥中心、市委、市政府报告处置情况。
(一)采取的应急措施  事故发生后,市、区两级生态环境局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采取源头封堵、铺设木屑、设置两道拦油索用吸油毡吸附等措施对污染源进行源头控制。经现场勘察,流入焦溪的少部分油水均控制在焦溪电站坝内,未流入沙溪河。同时加强舆情控制,向周边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并引导民众自愿协助应急处置。
(二)密切关注水质变化  事件发生后,梅列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安排应急监测工作,在事发地点下游设置多个监控断面进行采样监测,及时掌握下游水环境质量状况,为应急处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主要成效及下步打算
(一)事件及时控制
在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现场采取有力措施对梅列区小蕉工业园区轮胎油油水泄漏事件进行处理。截止7月27日9时,事故轮胎油油水已基本阻隔,并按相关要求持续开展对泄漏轮胎油油水的收集、处理工作,事件得到有效处置和控制。
(二)水质恢复正常
经检测,7月26日17时30分,焦溪入沙溪河口石油类浓度为0.04mg/L,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焦溪入沙溪河口下游断面石油类浓度均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三)社会保持安定稳定。梅列生态环境局积极关注媒体、网络和社会反应,坚持正面引导,认真做好当地民众工作,及时向民众说明事故情况和处置工作情况。整个事件处置过程中,舆论态势平稳,社会安定稳定。
综上,该事件为因民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油水中转罐搬移操作不慎引起的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由于处置及时,事件未对沙溪河水质造成影响,未发生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根据本次应急处置情况,梅列生态环境局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下一步,梅列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对有关断面开展跟踪监测,妥善处理在污染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避免造成次生污染,确保环境安全。
5.答复信访人情况:
已致电投诉人,该投诉人表示已知悉。
2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 190730350402031250 2019-07-30 17:21:51 三明市梅列区陈大镇晨阳砂石场 位于福建三明市梅列区陈大镇碧溪河边的陈大晨阳砂石场的机械声、破碎石头产生的噪声和粉尘,严重影响周边学校学生学习和居民的生活,(该厂距离学校居民区一百多米),废水夜间偷排,污染碧溪河。这个地方怎么能建这种污染企业?企业老板自恃有后台、关系硬、我行我素,请中央督查组予查处,还我们一个安宁的环境! 工业废水,粉尘,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矿渣尾矿 其他 梅列生态环境局 部分属实 1、主要诉求:反映陈大晨阳砂石场噪声扰民,粉尘排放扰民,夜间偷排废水问题。2、现场检查情况:接群众投诉,反映陈大晨阳砂石场噪声扰民,粉尘排放扰民,夜间偷排废水,经梅列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该砂石场碎石工段采用喷淋抑尘,现场检查期间,该砂石场正常生产,现场未见明显无组织粉尘排放。喷淋抑尘水,生产废水,场地污水经管道收集后泵送至污水处理罐,投入混凝土沉淀后经压滤机处理回用,废水不外排。现场检查期间未发现废水外排现象,针对噪声扰民的问题,梅列生态环境局初步测算距最近的三明六中约500余米。3、处理情况:梅列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要求该场严格作业时间,确保午夜间噪声不扰民,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及时对损坏设备进行修复,减少设备故障导致噪声异常排放的现象发生。

附件: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