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1-20 16:14 信息来源:梅列区政府办 点击数:{{ pvCount }} 字号:【

  梅列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昌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梅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做实“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迈出了坚实步伐。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94亿元,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9亿元,增长3.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66亿元,下降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3亿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15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7元,增长10.1%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年度目标。一些重点领域和项目取得突破:

  ——项目发展支撑有力。27个省、市重点项目和7个市级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闽光物联云商平台销售额突破400亿元。三钢节能减排系统改造、年产6万吨特种石墨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完成建设,4个市级“三个十”重大项目超序时推进,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铸链成效初显。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大局,围绕做活“钢”文章,积极推动泉三共建高端装备产业园建设,园区被列为省级重点产业园区。今年共签约入驻企业28家,首批7家入园企业动工建设,意向企业来园考察络绎不绝,高端装备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形成。

  ——城市面貌持续改观。城投广场、金澜湾等高端住宅区和商业综合体落座北部新区,城市框架逐步拉开。龙岗二期、三纺厂异地搬迁等历时多年的征迁项目实现突破,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试点工作,完成28个市区拆墙透绿项目,实施城区“一重山”及“两高”沿线景观提升工程,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教育质量稳步攀升。辖区中小学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和“教改示范校”创建率为全市最高,中考成绩位列全市前茅。全区组建5个“总学校”,受益学生突破2万人,基本形成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总校制”办学改革链条,入选“省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基础教育质量走在全市前列。

  ——平安建设纵深推进。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实现高清视频监控城区全覆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持高压态势,有效遏制涉众型经济犯罪、网络诈骗、“黄赌毒”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行为,群众安全感率逐年提高。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维稳任务,顺利通过“省级平安区”验收考评。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做强实体经济,产业发展持续向好。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传统产业焕发生机。闽申棉纱、吉福化工等28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0亿元,增长13.2%三钢球团工程、闽光维修及大件制作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三钢本部钢产量突破700万吨,吨钢效益保持全国钢铁企业首位。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国投闽光项目一期竣工投产,全年回收利用废钢等再生资源突破30万吨,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走上发展“快车道”。装配式建筑产业稳步发展,形成钢管束、PC两大技术体系。沈阳机床5D智造谷项目投入试运营,百特智能、普诺维等企业在行业细分市场占据重要位置,智能制造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水平。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全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辖区科技创新投入达9.3亿元,总量位居全市首位现代服务业日渐兴旺。万达广场、夏商百货、徐碧步行街等商圈业态活跃度和人气吸引力逐步提升,成为市区生活娱乐消费的主要目的地。徐碧中央商务区、华融金融中心等商务楼宇的经济效益不断显现,集聚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企业突破500家。健康体检、医疗美容、射击体验、体育健身等新消费热点蓬勃兴起。食尚三明、智翔贸易等一批电商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全年完成网络零售额达10亿元,增长率超过45%。农业发展更具特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140家,洋溪现代农业产业园、祥瑞生态休闲山庄等6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培育高效柑桔、有机蔬菜、林下种养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9个,总面积达5300亩,特色农产品“生产-配送-销售”体系初具雏形。三明郊野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清枫谷生态旅游景区、碧溪生态谷成为市区居民休闲出游的好去处。

  (二)坚持固本求新,发展后劲稳步增强。项目攻坚扎实有力。深化“三个全民”工作推进机制,全年新增“五个一批”入库项目176个,三钢闽光大数据中心等29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型高分子防水卷材等58个项目顺利竣工,金圣特种钢等8个项目增资扩产;108个产城融合项目完成投资124亿元,鸿丰高精度微型齿轮泵、德若智能家居等31个项目建成投产。园区平台加快建设。全年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土地收储500亩、平台整理300亩、用地报批550亩,生活配套服务区职工安置房5号楼实现主体封顶,标高380平台道路改造、规划一路及鹅坑河道整治等项目顺利完工,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更具实效。在全市率先成立“招商服务中心”,重点突出产业链招商,找准企业需求制定入园优惠政策。组建驻外招商服务站,建立“招商服务专员”制,实行项目“一对一”跟踪对接和审批全程代办,让企业享受“贵宾式”服务。全年共签约项目58个,项目总投资达86亿元改革创新稳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普惠制金融改革扩面增效,累计发放“福林贷”2430万元。扎实推进林业改革,探索股份合作林场经营模式,提高农村集体山林经营效益。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深化环境信用评价、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环保制度改革。圆满完成机构改革任务,生态环保、市场监管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稳步推进。

  (三)聚焦重点发力,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重大风险有效防范。完成不良贷款处置7.1亿元,区属不良率降至1.25%;完成增贷47.92亿元,居全市首位依托应急转贷基金为中小企业办理转贷8000余万元,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难题。深入推进金融环境专项整治,重拳打击恶意逃废债、非法集资等案件8件,挽回经济损失2.65亿元。精准脱贫推进有力。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持续深化“造血式”扶贫,选派贫困户产业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参与产业扶贫,推行长溪村量化折股扶贫、饱饭坑村“福林贷”金融扶贫等产业扶贫模式,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深入开展城市困难家庭精准帮扶,推广精准帮扶“1144”工作法,成立区精准帮扶中心,建立专项基金和信息云平台,整合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界资源参与结对帮扶,累计帮助222户315人实现脱困,城市困难家庭精准帮扶工作得到国家民政部和省、市的肯定。污染防治取得实效。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扎实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建筑扬尘、油烟治理等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完成造林绿化2700亩,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达99.4%。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六路黑臭水体整治、台溪水系整治提升等流域治理项目,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流域水质基本保持在Ⅲ类以上。

    (四)着力生态宜居,城乡品质日益提升。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开展“依法和谐征迁”攻坚行动,完成斑竹溪弃土场二期、西江滨路拓宽改造等21个征迁项目,其中市级重点项目16个,共征收土地1028亩,征收房屋3.12万平方米;全力推动“城市双修”项目建设,沙溪沿河公共自行车道基本形成闭环,完成市区绿化景观提升工程、背街小巷照明工程等9个项目,有效改善了城市整体形象。城市管理更加到位。开展城市管理“五难”治理,新增停车泊位349个,新改建公厕9座,农贸市场“脏乱差”、背街小巷疏于管治、小区物业缺失等一批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生活垃圾分类有序推进,全区日均减少垃圾量40余吨“两违”、夜市经营、“僵尸车”综合治理取得扎实成效。社区自治模式更加完善,东安社区“优化服务资源”工作法入选全省优秀社区工作法,通过“全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验收。文明创建持续深化。以“二次创业”精神推动文明创建,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任务,开展“我们的节日”、“邻里节”等主题活动200余场,年度入选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共8人,居全市第一,文明创建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加快打造志愿之城,提升改造万达“日月星”志愿服务驿站,成功举办全国优秀志愿服务培训观摩活动,志愿服务工作得到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的“点赞”。乡村振兴扎实开展。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一镇五村”列入省级示范创建点。加快推进产业振兴,推动洋溪镇兴尚老街完成整治改造、顺利重装开街,成功举办“文旅小镇”嘉年华,洋溪田园菊花展吸引周边20余万群众游玩观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竞赛活动,“一革命五行动”扎实推进,拆除临时搭盖建筑1500余处,实施“四好农村路”防护和硬化工程达50公里,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年度建设任务,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等整治工程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观。

  回应群众关切,民生保障逐步改善补齐社会事业短板。民生事业支出占区财政支出比重达80.9%,三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市区公厕工程等7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目标任务。实施沪明小学、贵溪洋中学等总投资5.92亿元的9个教育补短板项目,梅列实幼扩建项目顺利封顶,贵溪洋第二分园投入使用梅列医院回归公益属性并重新运营,健全三甲医院专家下沉、“互联网+”远程门诊等机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体化管理扎实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洋溪敬老院改造、大源村幸福院等一批养老项目投入运营,建成居家智慧养老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线上+线下”养老服务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举办“风展红旗如画”群众性文艺活动74场;梅列籍运动员邓薇年内三度打破世界纪录,夺得举重世界杯、世锦赛、亚锦赛三项桂冠,当选2019年中国十佳运动员,全民健身成为市民群众生活共识,梅列区全民健身运动会成功举办,并受到群众好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企业社保、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超额完成年度参保任务,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23元,连续2年提高标准。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5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3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6%,控制在任务目标3.5%以内。修订临时救助暂行办法,降低困难群体救助门槛,提高救助比例和金额,全年发放临时救助金同比增长超过50%。保持社会安定稳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不断完善,到省、市上访人次同比分别下降75%、48.12%。“5·16”“6·10”洪灾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组织有力、处置有效,投入救灾资金近6000万元,全面修复农村水毁设施,军岩路后山、城市绿道等地灾治理工程顺利推进受灾重建户如期交房,防灾抗灾实现“少损失、零伤亡”。出台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实现“三下降”。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重要商品供应,稳定市场价格,确保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健康。同时,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优抚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实现“全覆盖”,老龄老干、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慈善、红十字会、残疾人等事业加快发展,统计、科普、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地方志、气象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六)强化履职尽责,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法治建设持续深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将做大做强市区经济、加强小区物业管理等一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金点子”转化为政府工作的“金钥匙”,全年办结区人大代表建议77件、区政协委员提案93件,办复率为100%、满意率为99.4%。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实行政务公开,及时公开各类政府信息600余件。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积极应对行政诉讼,稳妥化解行政争议。政务服务持续优化。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转化“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593项,占总审批和服务事项的92 %。主动融入“e三明”网上公共服务平台,网上审批系统与“e三明”实现无缝对接,全天候分流转办群众诉求,共受理诉求5115件,及时回复率达100%,满意率为99.86%,居全市前列。深入开展“访企业、解难题、促‘六稳’”专项行动,累计走访企业130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33个,对12家重点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全年落实减税降费1.6亿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3500余万元,企业发展信心不断增强。作风建设持续强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后半篇文章”,有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财政资金使用等监管体系,加大公共财政监管和审计力度,严肃惩处违纪违法行为。持续强化效能建设,认真落实“基层减负年”部署,印发文件、召开会议总数逐年下降;开展单位内部二级绩效考评工作,让“干好干坏不一样”形成鲜明导向。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梅列建设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有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积极发挥作用的中央和省市属单位、驻辖区部队和应急救援队伍,向关心支持梅列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外乡贤,致以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质量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够多,产业链条中的项目档次还不够高;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不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实用型技术人才较为紧缺,“用工难”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人气集聚效应还需进一步增强;教育、医疗、养老、城市治理等方面仍不同程度存在短板,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部分干部工作作风、担当精神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需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问题是推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持续做实“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不断开创新时代梅列建设新局面。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完成5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围绕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铸链育群,培育产业升级新动能。全力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链条延伸,构建产业结构清晰、比较优势明显、集聚效应突出的主导产业体系。

  全力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整合现有产业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努力打造技术领先、配套完善的制造业集群。推进总投资20.9亿元的三钢转型升级关联项目,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和市场影响力,助推三钢向千亿集团迈进加快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发展,推动已签约项目落地建设,继续对接引进一批铸锻、机械加工、整车装配、成套设备设计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项目,努力打造产值超百亿的闽西南协同发展示范园区。下更大功夫推进存量企业“老树发新枝”,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以上,鼓励企业开展“制造+互联网”、大数据运用等智能化建设,支持小蕉实业、台明铸管等优质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加快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进国投闽光二期、金属废物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带动废钢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打造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基地。

  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多元化发展。坚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推动服务业态错位发展,促进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调优、质量更好。发展六路城市商圈,高起点规划商圈发展定位、商业业态和功能布局,推进万达广场、新都汇、城投广场等街区资源整合,策划开发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儿童游乐、亲子互动等业态,优化周边交通联通项目规划布局,打造集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中心城市新商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依托沙溪两岸景观和人文优势,开发夜间互动体验式项目,合理布局一批特色鲜明的“夜消费”街区,增加产业吸引力和活跃度。加强与知名企业合作对接,盘活永星国际商业综合体,培育市区商贸经济新亮点。做活翁墩城市物流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用地规划布局,推动物流平台、专业市场、总部经济等入园集聚,形成多功能的现代服务业态集聚区。

  着力促进文旅康养产业全域化发展。主动融入“风展红旗如画”“中国绿都·最氧三明”等品牌建设,加快推动绿色生态、文明城市、老区苏区等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效益。挖掘洋溪“文旅小镇”、“小蕉生活”文创园、砂蕉知青文化主题村等特色文化内涵,实行项目化运作,以点带面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依托瑞云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郊野地质公园、碧溪水系等优良生态资源,策划开发观光与体验相结合的旅游产品,打造市区休闲观光品牌。激活和发挥体育场馆、博物馆、规划馆等设施功能作用,引入休闲健身、文艺体验、展览赛事等业态入驻,让各类体育竞赛、文艺演出、艺术品展览等大型活动成为常态,为市民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文体产品供给。

  (二)突出项目带动,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把项目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主引擎”,推动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加大项目攻坚力度。突出抓好“五个一批”项目,确保新增入库项目100个以上。加快推进产城融合项目,全年安排100个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继续深化“一周一协调、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排名”等工作机制,加大晒任务、晒进度、晒成效力度,促进签约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30个以上,竣工项目25个以上,增资项目10个以上。精心组织“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和重点项目的谋划,做好上级政策解读和项目对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产业发展基金等资金支持,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盘子。

  增强招商引资实效。突出“真招商、招真商”,深入研究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策划生成20个亿元以上带动型、税源型、可对接、可落地的好项目,实现“谋划一个、对接一个、落地一个”。坚持“走出去、沉下来”,充分调动行业协会、驻外商会、在明企业积极性,发挥传统老工业基地人脉优势,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闽西南等发达地区,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乡贤招商、小分队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实效,力争全年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个以上,引进项目开工率达50%以上。

  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加大投入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打造市区工业经济发展高地。加快推进园区市政道路A、B线等道路建设,进一步优化园区路网。抓好生活配套服务区职工宿舍、文体设施、食堂以及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园区平台建设,坚持保障发展用地需求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并重,计划性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厂房,力争全年新增可供用地1000亩以上

  (三)突出改革创新,构筑持续发展新优势。以改革开放再出发为新起点,统筹推进改革攻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增创优势。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土地、林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实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形成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大力推广“福林贷”等林业普惠性贷款,推进“林票”制度改革和村级林场建设,促进林业资源运作资本化协调推进市区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财税分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领域职责分工,构建权责对等、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

  深化对外开放协作。进一步拓展与闽西南地区协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完善利益共享、协同发展等机制,推动产业配套协作、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山海协作共赢。全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助推华盛食品、三洋造纸机械等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力争新增一批有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密切与港澳台、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的联系合作,用好台湾青年创业基地等平台,实施“梅商回归”工程,吸引更多梅列籍乡贤回乡创业兴业。

  深化营商环境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开展“六最”营商环境对标活动,全面升级“一窗式”审批机制和“绿色通道”办件管理模式,进一步缩减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和办结时限。常态化开展“访企业、解难题、‘促六稳’”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做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工作,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反映问题诉求的机制,及时破解企业融资、市场、用工等难题,加强高层次人才住房、子女就学等服务保障,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突出城乡共融,打造人居环境新格局。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将梅列打造成人气集聚、宜居宜业的美丽之城。

  推动城市渐进更新。有机更新城市空间,稳步推进徐碧旧城、城区危房等综合改造,加快龙岗二期、三纺厂及周边等重点板块开发,有效利用城市存量用地。持续提升城市形象,扎实推进市区山体地灾隐患整治和生态修复,加快“两高”沿线环境整治,建设沙溪“一河两岸”亲水景观设施,打造现代宜居山水城。逐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深入开展老旧小区微改造、市区拆墙透绿等整治工作,实施城市污水管网、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打响文明城市品牌。全力做好创城总评迎检,深化“实践新文明、满意在三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试行市民文明积分制,加强移风易俗,建设“诚信梅列”,真正让文明成为城市的“神”与“魂”。在城市管理中讲好文明故事,抓好背街小巷、城中村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强“两违”、占道经营等治理,常态化解决城市管理难题,有序推进基层自治和社区共治,力争“像绣花一样精细”把城市管理得更好,提升“满意在三明”的品牌内涵。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施工扬尘等专项整治,强化臭氧污染管控,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98%以上;开展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工作,确保土壤环境保持较好水平;深化提升“河长制”,持续抓好蕉溪、洋溪等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动主要流域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突出抓好“一镇五村”示范建设,深入推进“一革命五行动”,统筹开展农房整治、污染治理、垃圾处置等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重点抓好洋溪现代农业产业园、清枫谷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农业产业示范园,打造陈大、洋溪休闲农业观光带,培育一批休闲观光、文化旅游、民宿餐饮等“农字号”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村落保护,让村庄形态、自然环境、人文风情融为一体,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五)突出民生福祉,顺应群众生活新期盼。把顺应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施政所向,既保基本、兜底线,又守公平、重普惠,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健全更加可靠的保障体系。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提高脱贫质量为重点,进一步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措施,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顺利通过脱贫攻坚总验收;持续深化城市困难家庭精准帮扶,逐步扩大帮扶范围,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制度有效衔接,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提高老弱病残群体生活保障水平,让更多城市困难家庭得到帮助。做好就业创业帮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用工服务,有效解决“就业难”和“用工难”问题。积极推进全民参保,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大病、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强化拖欠工资问题源头治理,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广大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健全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妇女关爱服务体系,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稳步提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法律援助、红十字会、老龄事业等工作水平。加强人防、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实体化运行,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助力军民融合发展。

  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持续打好教育强区品牌,加快推进教育补短板项目,力争沪明小学、洋溪中学教学综合楼等项目如期完成;纵深推进“总校制”办学改革,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实施梅列医院、疾控中心等一批医疗资源扩充建设项目,引导和服务口腔、医疗美容、健康体检等特色专科民营医疗机构规范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同城医联体架构,深化“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巩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探索开展医养结合,打造“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力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城区覆盖率达100%、农村覆盖率超60%。提升文体服务品质,加快基层文体设施改造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力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100%达标。2020年,我们将投入9000余万元推进基层卫生场所标准化、老旧小区环境整体提升等9件为民办实事项目,集中力量办好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实事好事。

  营造更加安定的社会秩序。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大存量不良和关注类贷款风险化解力度,确保属地内不良贷款率控制在年度目标任务以下。健全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机制,深化“七五”普法,推进“法治六进”,依法打击涉访违法行为,最大限度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做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基础工作,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监管执法,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优化整合应急资源力量,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城市防汛抗涝,不断提高应急处置和防灾救灾能力。

  三、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秉承务实、高效、创新、廉洁的工作作风,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管,全面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干事创业的能力。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集体决策等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决策质量和效率。主动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政府内部监督和专门监督,依法公开政务信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坚持实干担当,建设高效政府。大力弘扬和践行“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把抓落实作为第一责任,坚持一线工作法,以钉钉子精神和一抓到底的韧劲,确保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强化效能督查和政府绩效考核,优化二级绩效考评制度,加大重大决策、重要部署落实情况的督查巡察力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大力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用好“e三明”全流程网上办事平台,提高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能力,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三)坚持风清气正,建设廉洁政府。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巡视巡察结果运用,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进一步健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政府项目、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从严惩治违纪违法行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加大精文减会力度,严肃查处慵懒散拖、为官不为等现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把更多财力投向民生领域。坚决为敢于担当负责的干部撑腰鼓劲,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广大干部从“惯例”中走出来,从“框框”中跳出来,在吃透上级精神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梅列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事创业氛围。

  各位代表,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坚定信念,解放思想,砥砺奋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附件: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