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16日在梅列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发布时间:2015-11-09 11:59 信息来源:梅列区政府办 点击数:{{ pvCount }} 字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梅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宜居城市”的总目标,深入实施“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扎实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8亿元,增长7%;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38亿元,增长0.78%;外贸出口3.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23万美元(验资口径),增长14.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出口总值位居全市第1;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位居全市前3位。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经济稳中趋好。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86.9亿元,现价增长4.4 %,其中区属企业完成166.1亿元,现价增长15.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3亿元,增长11.2%。新增规模企业2家,累计达114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61家。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44个,完成投资24.6亿元。投入2.6亿元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新开发园区土地1200亩。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6亿元,增长7.5%。全年实施三产重点项目28个,完成投资25.6亿元,新增限上企业30家。安排第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出台扶持电子商务发展优惠政策,引进扶持了三明便民网、福建三特集团、福建云商宅生活等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徐碧中央商务区入驻企业达177家。被新华网评为“2014年最美中国榜旅游目的地城市”,瑞云山风景区通过省级风景名胜区复核,梅园国际大酒店获评五星级旅游饭店。现代农业稳步提升。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5.8亿元,增长3.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11元,增长13.1%。新增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林业专业合作社11家。新增丰产竹林3200亩,完成低产竹林改造8300亩,探索林产品期货经营模式,首次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木工板和生态板10万张。

  (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建设加快推进。投资49.1亿元实施市区两级城建项目57个,城市绿道建设、新碧路、列西街、陈大污水管网、满园春街景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完成重化、群英、龙岗等6个社区的提升改造。投入1600万元实施21个农村“一事一议”及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徐碧新城二期、新老六路、列西小学周边、三明学院麒麟新村限价房等地块征迁工作有序推进,全年完成土地征收3968亩,房屋征收6.8万平方米。中心城市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国道205梅列过境线、南三龙铁路、快速通道洋溪连接线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完成农村公路硬化15.7公里,安保工程16.1公里。城市管理全面加强。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集中力量打好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全面推行城市管理“街长制”,落实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推进数字城管和梅列微城管建设。大力开展渣土车整治和“两违”专项治理工作,提前完成市里下达的25万平方米违建拆除任务。生态文明持续提升。全面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全区80%的镇街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陈大镇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积极开展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新增造林绿化面积6300亩,连续24年无森林火灾,森林覆盖率达82.4%,居全市第2位。列入省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万亩,全面完成农村饮水水源性工程。实施农村造福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新建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2个,集中安置52户,完成旧房改造100户。

  (三)注重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发展质量稳步提高。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5亿元,增长20.3%。全面实施“十百千”重大项目工程建设,30个项目列入20142018年省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全年新开工49个项目,39个项目竣工或投入使用。制定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支持重特大工业项目落地等政策措施,全年对接“三维”项目22个,总投资达135亿元。发展活力不断释放,行政体制、医疗卫生、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新增专利产业化项目14项,专利申请170件、授权68件,2家企业被评为2014年度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四)坚持惠民利民为民,促进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把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2014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8.7%。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年投入教育经费1.84亿元,完成青山小学重建,三明十中教学楼、陈大公办幼儿园等项目进展顺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深化“双网化”社区管理模式,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荣誉称号,东乾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试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区域健康自助检测全覆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文化部中期督导。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得到提升,梅列籍运动员邓薇获第十七届亚运会女子63公斤级举重银牌和2014年世锦赛总成绩金牌,实现我区亚运会、世锦赛奖牌“零的突破”。落实单独二孩再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1‰,完成年度计生责任目标。保障能力逐步加强。为民办实事项目10件完成、10件按序时推进。就业水平逐步提高,新增城镇就业2651人,下岗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03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7%以内。社会保障逐步完善,累计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84万元、医疗救助金63万元,受益群众1.5万人次。城乡居民续保缴费率达97.7%,位居全省前列。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工作,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新农合参合率达100%,连续4年居全市第1。积极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启动新一轮“平安梅列”建设,全面开展“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区工作。深化综治“321”工程,认真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干部接访、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充实维稳专项基金。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认真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行动和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投入200多万元完善视频监控设施,落实重点人群管控措施,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社会保持安定稳定。

  (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群众的舆论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3件,政协委员提案58件,办复率100%,建议办理满意率78.1%、基本满意率21.9%。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下降45%。编印完成首部《梅列区行政服务标准体系》,率先在全市完成区级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开展“千名干部进百企”活动,共为93家企业协调解决困难110多件,协调解决资金30多亿元。全力开展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加强政银企合作,设立3000万元企业应急周转专项资金,累计为39家企业转贷513.4亿元,化解企业风险资金7.5亿元,风险化解率48.7%。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审计监督、行政监察、从严治政工作得到加强。

  此外,编制、人防、双拥、工商、税务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老龄老干、残疾人、移民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档案、地方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梅列的发展与变化,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凝聚了全区上下的奋力拼搏和辛勤努力,汇集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全区人民,向给予区政府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梅列建设和发展的中央、省市属单位、驻辖区部队、各界人士及全体纳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资源、空间、人才等诸多瓶颈制约;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龙头企业不多、带动力不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转型升级压力还比较大;三是民生保障还存在薄弱环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中心城区群众的期盼和要求尚存差距;四是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大;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法治政府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认真对待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扎实做好2015年工作

  各位代表,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十一、十二次全会、市委八届九次全会以及区委工作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宜居城市”的总目标,继续深入实施“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型优结构,改革创新添活力,统筹城乡促和谐,全力推进梅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2015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农业总产值增长4.5%;外贸出口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围绕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着力做强二产。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存量提升和增量优选,加快推进龙头引领、产业延伸、集群共进格局的形成。

  拓平台促集聚。按照产业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先行原则,优化园区规划,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土地收储和整理,力争新增工业用地1500亩。完善园区配套,规划建设工业新城与205国道、泉三高速南互通及市区连接的3条主通道。在园区规划商业地块,先行开发建设工业新城配套商业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园区供电供水、生活设施、排水排污、生态保护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服务功能。

  育龙头强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产业链为纽带,龙头企业为引领,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实施20万吨球墨铸铁管、8万吨特种铸件等重点项目,培育以台明科技、天尊铸业、三菲铝业等企业为龙头的冶金压延产业园,力争2015年产值增长10%以上。加快实施百特智能装备、农机配件等重点项目,培育以百特智能、三洋造纸、华丰机械等企业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力争2015年产值增长16%以上。加快实施新型建筑材料、金属尾矿高效利用等重点项目,培育以北新集团三明基地、福能建材、明天实业等企业为龙头的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力争2015年产值增长15%以上。

  抓服务优环境。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扶持力度,用足用好各项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涉及审批中介机构监管新模式,严格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深化“千名干部进百企”活动,用好用活应急周转专项资金,强化政银企对接及金融风险防控。加强用地保障,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支持企业盘活存量土地,节约集约用地。鼓励支持企业技改创新,全年投资25亿元实施41个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

  (二)突出集聚提升,着力做大三产。发挥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持续丰富城市业态,壮大三产规模,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速、质量提升、比重提高。

  打造物流批发辐射区。依托区位优势,重点发展钢材、建材、汽车、化工、生活资料等大宗产品的批发配送,构建辐射全市及内陆区域的物流交易中心。进一步完善物流通道,加快城市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现有11家快递公司入驻物流园,形成快递分拨中心,推动园区企业共建共享集展示交易、品牌发布、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于一体的货物贸易服务平台。推进现有专业市场提升改造和管理,引导专业批发市场、大型零售卖场等商贸流通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培育行业细分 “小巨人”企业。全年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5亿元,限上批发业销售额突破210亿元。

  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区。对接省上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全面落实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引进区外大型电子商务企业,2015年力争发展引进电商企业50家,零售额达10亿元,批发额达20亿元,培育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电子商务平台3个。支持企业整合行业资源,建立垂直细分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扶持春舞枝、邮政优惠购、云商宅生活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打造品牌特色,做大做强徐碧电子商务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

  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区。合理规划布局列东中心、阳光城、贵溪洋、徐碧新城和列西专业街等商圈,归类引导名牌商贸服务企业和有影响的总经销、总代理商入驻。大力发展便民服务,推动设立天天一百社区便利店、农村邮政直营网点,推进“十分钟”商贸圈建设。加快发展医疗护理、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健身养生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律师、会计、设计、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完善海都公众服务平台建设,建设覆盖全市的公众服务网络。

  (三)突出质量效益,着力做精一产。发挥毗邻城区的优势,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城郊型精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打造郊野休闲度假区。推进以瑞云山文化旅游产业园、三明郊野国家地质公园、金丝湾森林与生态文化园和休闲农业观光带为核心的“三园一带” 建设。2015年重点抓好陈大至碧溪10公里休闲农业观光走廊、生态旅游路、小蕉生态农业观光园、清枫谷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的建设和提升,形成以设施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以特色种植为看点,以特色旅游为热点的休闲农业观光带。打造集健身休闲、宗教民俗、农业观光、养生度假为一体的郊野休闲度假品牌。

  拓宽渠道促增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补贴及时落实到户,实施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工作,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推动“农企合作”、“农超对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业效益。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商品林综合保险、林权规范流转新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认真落实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快陈大、洋溪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争取列入全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改造提升工作。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抓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危险路段安保工程,支持农村客运发展。拓展提升“世纪之村”信息化平台,增强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逐步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

  (四)突出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后劲。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保持有效投资强度,着力提升项目建设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实施“十百千”项目100个,计划完成投资111亿元。主要实施梅列工业新城主干道、南三龙铁路、205国道梅列过境线等交通基础类项目6个,完成投资3.9亿元。实施市区第二供水工程、列东大桥、陈大自来水厂等城建环保类项目26个,完成投资46.4亿元。实施小微企业创业园、固废综合利用及新型建筑材料、物流信息港等产业发展类项目53个,完成投资55.7亿元。实施市第一医院综合外科楼、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上河城小学等社会事业类项目15个,完成投资5亿元。确保全年新开工项目51个、竣工54个。

    精心策划引进项目。围绕区位产业优势,立足填平补齐产业链和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强项目策划,力争全年新策划项目100个以上,储备项目100个以上。用好苏区老区、绿色生态、产业扶持等政策,更加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完善招商机制,实行领导领衔、镇街和主要经济部门参与的招商模式,突出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坚持“招大、引强、选优”,强化“三维对接”,实施“回归工程”,力争全年引进亿元项目10个以上,其中5亿元项目3个以上,重大外资项目12个。

  强化要素支撑保障。开展审批服务“畅通工程”,优化审批流程,继续实行重大项目领导挂包制度,建立团队推动、政策配套、点评督促、帮扶推进、和谐征迁等项目工作机制。加强要素保障,有效落实项目用地、用林、减排总量,鼓励银行扩大信贷规模,试行PPPBOT等建设运营模式,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筹措建设资金,确保项目能落地、快建设、早投产。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

  (五)突出城乡统筹,着力提升品味。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注重产城融合,完善功能配套,提升管理水平,逐步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宜居美丽城乡。

  加快“三城”建设。建设梅列工业新城。以拓展产业空间为重点,调整优化小蕉工业园区规划,将园区可供开发面积扩大至30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2万亩。合理布局园区产业项目,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努力将工业新城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市区工业经济新增长极。建设北部文化新城。以总投资30亿元占地1300亩的中国航天(三明)科技文化产业融合示范区和高源产业园项目为引领,推进陈大组团开发。以占地约200亩的徐碧金融商务区为中心,发展现代金融商务服务业,推进徐碧新城组团开发。以碧桂园、大型商业综合体、学校及医院等项目建设为依托,推进贵溪洋组团开发。以洋溪本点及快速通道沿线开发为契机,推进洋溪组团开发。通过实行组团式开发,打造徐碧以北16平方公里的北部文化新城。建设中心宜居城区。将旧城改造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启动立丰二期、陈大工模具厂等棚户区改造。加快城市休闲绿道建设,推进江滨一重山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沙溪西岸闽学文化长廊建设。注重城区“显山、露水、增绿、添彩”,进一步提高主要路段、重点街区的绿化、花化和彩化水平,展示中心城区靓丽宜居形象。

  提升管理水平。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及和谐社区创建成果,开展新一轮省级文明城区创建。一方面抓机制完善。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双网化”管理模式,用好数字城管和梅列微城管平台,全面推行“街长制”,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权责一体、协调互动”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另一方面抓改造提升。进一步加大投入,抓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社区改造,重点抓好圳尾、乾龙、富华等老社区的硬件建设和三路、东乾、龙岗等新社区的软件提升,延伸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建设功能齐全、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社区。

  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生态区建设规划,开展国家级生态区和环保模范城创建。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辖区交接断面水质全面达标,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保持100%。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抓好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延伸拓展“点线面”攻坚,提升城市“三边三节点”整治水平。抓好造林绿化和“四绿”工程,完成造林绿化面积6000亩,确保森林覆盖率达82.9%。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10项。全面推进污染减排,抓好脱硫脱硝、废水深度治理等一批重点减排项目。

  (六)突出民本民生,着力共享成果。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做好迎接省、市新一轮教育“两项督导”工作。抓好徐碧学校、陈大公办幼儿园、列西小学二期扩容等项目,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国家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工作,巩固国家、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成果。深化“诚信计生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整合计生卫生资源,深化出生性别比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扎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产业。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统筹推动国防和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双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方志档案、水文气象以及工青妇等事业全面发展。

  全力提高保障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落实完善扶持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创新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救助和临时救助,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一体化,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积极稳妥做好新老农保衔接。改善优抚对象待遇,发展社会福利、红十字会、慈善、老龄事业,健全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办好交通路网、农村饮水、社区改造、卫生服务、教育发展等五个方面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化法治梅列、平安梅列建设,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依法处理信访事项,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行动方案,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继续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做好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好村居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突出改革创新,着力激发活力。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有效突破一批瓶颈制约,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及区委八届六次全会确定的8个重点领域41项改革任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全口径预算,稳步推进预算公开。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人事制度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进机关公务车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构建新型林业经营体系。

  扩大开放合作。落实促进外贸发展政策,参与沿海经济区产业分工,加强产业协作。用好“6.18”、“9.8”、“11.6”林博会等平台,力争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合作项目。落实“非禁即入”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基础产业、社会事业、特许经营等领域。加强区域合作,抓住同城化契机,完善更加便利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创新社会治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重点扶持工商经济类、社会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发展,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效率。力争在生态治理、教育文化、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取得新突破。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发展的重任和人民的重托,我们决心以巩固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抓手,以更加勤勉、更加务实的态度,一丝不苟干工作,一抓到底促落实,以良好作风和实际行动服务人民。

  依法行政。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落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划清政府和市场、社会、企业之间的关系,保障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强化政府层级监督和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高度重视社会和舆论监督。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加快推进审批事项“负面清单”改革,积极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和基层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务实勤政。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巩固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积极开展“四下基层”和“千名干部进百企”等活动,深入群众“接地气”。更加注重工作落实,对作出的部署、确立的目标、确定的任务,做到锲而不舍、敢于担当、一抓到底,确保取得实效。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成立工业经济、三产发展、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美丽乡村建设五个工作组,整合力量,破解瓶颈,推动发展。开展干事创业竞赛、政府绩效管理和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整治“庸懒散拖”等不良风气,倡导“马上就办”,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廉洁从政。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和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制度,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等制度,从源头和制度上预防腐败。强化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求发展、办实事上,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新的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同舟共济,奋力前行,为“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件: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