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1日在梅列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发布时间:2014-11-10 11:55 信息来源:梅列区政府办 点击数:{{ pvCount }} 字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梅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人民政府深入贯彻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经过全区人民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区第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初步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5亿元,增长10.5%(区属完成180亿元,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3 亿元,增长 2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3亿元,增长 26.3%实际利用外资860万美元,增长13.3%。并在一些重要领域、重点项目上取得突破: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净增1.3亿元,实现三年翻番目标,城镇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1位。

  ——成功申报全省首批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第三产业对财政贡献率达80%;招商银行三明分行、福建海峡银行三明分行在我区新设开业。

  ——投资1亿元实施1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用于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资金达6.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5.8%

  ——福建台明年产20万吨离心球墨铸铁管项目落地,13个项目获国家、省市科技立项,全区预计完成高新技术产值230多亿元,约占全市的45%

  ——推行“和谐征迁、依法征迁”,规范征迁标准,完成贵溪洋片区4000余亩土地收储,引进全国前十强房地产企业碧桂园参与建设,梅列城区面积向北扩展了3平方公里。

  ——农业部授予小蕉村“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洋溪镇、列西街道通过国家级生态镇(街道)考核验收,三明郊野地质公园(大佑山—瑞云山—万寿岩)获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成功纳入原中央苏区范围;成为全省首批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评估认定的县(区);全省率先获得“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获全市唯一的“全省社区建设先进区”称号梅列籍运动员在第12届全国运动会荣获21银,实现全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在稳中求进中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1.工业经济稳中趋好。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亿元,增长15.6%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41个,完成投资33.2亿元,全区新增规模企业6家,亿元以上企业突破50家。投入2.1亿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发园区土地1100亩,园区新入驻项目15个,17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10个项目竣工投产,实现园区产值75.2亿元。完成建筑业产值48.4亿元。

  2.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和“营改增”试点,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9亿元,增长8.3%,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7家。城市物流园完成投资1.2亿元,辖区物流企业年总运力达1.8万吨。保障性安居工程、永星国际等项目进展顺利。三明宾馆获评五星级旅游饭店,三明国际旅行社获评5A级旅行社。

  3.现代农业稳步提升。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5.4亿元,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11740元,增长13.9%新建标准农田1500亩。新增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新培育丰产竹林5100亩,完成低产竹林改造8200亩,新增药材基地900亩。

  二、在调整结构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着力调结构,产业层次逐步提升。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为1.753.744.6发明专利授权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市前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3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梅列区金属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被列入国家创新基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普诺维公司被确认为第四批省级创新型企业

  2.着力抓统筹,城乡功能有效提升。63个市区两级城建项目完成投资29.4亿元国道205三明市区过境线梅列段、“镇镇有干线”等项目有序推进,投入1000多万元改造农村公路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贵溪洋新村获批列入省级造福工程百户安置点,半路洋安置小区动工建设。全年实施小城镇建设项目51个,完成投资18.6亿元,占年度计划114.4%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土地整理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

  3.着力优环境,生态品质持续提升。推进“四绿”工程、绿道建设,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1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500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引进社会资金5000万元,推进小蕉、棕南等重点示范村建设,顺利通过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森林城市省级验收,金丝湾森林公园获“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强化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

  三、在攻坚克难中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1.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把打好“项目攻坚战”作为持续扩大投资、壮大支撑的重要载体,分类抓好27个省市重点项目、15个市重点跟踪项目和50个领导挂包项目,全年新开工重点项目45个、竣工21个,31个项目获得国家和省资金扶持3000多万元。新对接“三维”项目16个,总投资33.8亿元。

  2.打好“征迁工作”攻坚战。围绕中心城区、贵溪洋片区、陈大、洋溪、徐碧、物流园、列西、小蕉开发区等“八大区域”19个地块开展征迁工作,累计完成土地收储6500亩,房屋征收6.3万平方米。全年出让土地1880亩,划拨用地1300亩,供地率达75.5%

  3.打好“城市管理”攻坚战。扎实推进新一轮省级文明城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行城市管理“街长”制、环卫班组承包制。突出整治违法建设、渣土清运、乱停乱放、夜市占道经营等行为,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在2013年度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我区成绩位列全国提名资格城市所辖城区全省第2位,三明市区成绩位列全国地级提名资格城市第13位、全省第1位。

  四、在惠民利民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社会事业竞相发展。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幸福成长工程”硬件建设,区第三实验幼儿园投入使用。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和村卫生所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镇卫生院全面开展普通门诊补偿和总额预付制度,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助检测全覆盖。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争取到4个省级激情文化广场示范点,砂蕉村获省级“示范农家书屋”称号。东安社区被授予全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在全市率先完成社区信息化工作。加强人口计生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6‰以内。此外,编制、人防、双拥、工商、税务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老龄老干、科普、残疾人、移民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档案、方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新的进步。

  2.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全面完成省市2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促进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就业287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3%,城镇登记失业率1.9%。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五大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缴费率96.9%,创近三年新高;新农合参合率99.9%。提高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标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和城乡低保救助标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

  3.社会保持安定稳定。全面实施依法治区“三五”规划和“六五”普法,认真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干部接访、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充实维稳专项基金,健全救助救急机制,解决了多宗影响社会稳定的历史问题持续深化“平安梅列”建设,获“三明市争创全国综治‘长安杯’先进区”荣誉称号,区综治办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深入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消防、建筑、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整治“百日行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社会保持安定稳定。

  五、在改革创新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1.以更有效的举措引领发展实行“五个工作法”,完善绩效考评办法,行“3+1干部实绩公示法和“三比三满意”年度实绩考核办法。实行项目挂包制,并建立“点评推”考核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通过柔性引才,缓解人才紧缺矛盾。完善招商引资办法,实行项目引进与生态保护、实际投资额和财税贡献相挂钩,推动招商向选商转变。

  2.以更优质的服务助推发展。率先在全市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和工商企业市场准入两个“一窗式”并联审批服务,在去年审批时限上再压缩51%。认真落实金融服务企业发展“六个一”措施,设立8000万元的企业应急周转专项资金和100万元的担保风险补偿金,向42家工业企业兑现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即征即奖”资金760万元;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帮助辖区企业对接资金19亿元。开展了生产性企业“两证”办理,实行“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3.以更务实的作风保障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稳增长、促发展的各项政策,用好苏区、小城镇发展等扶持政策,共向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4.2亿元,有效缓解了区域发展资金瓶颈。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执行区委决策和人大决议,及时办理92件人大代表建议和72件政协提案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政府绩效管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四下基层”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精减会议和文件,“三公”经费支出下降21.7%。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强化制约和审计监督,深化纠风专项治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梅列的发展与变化,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凝聚着全区上下的奋力拼搏和辛勤努力,汇集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全区人民,向给予区政府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梅列建设和发展的中央、省市属单位、驻辖区部队、各界人士及全体纳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工业经济粗放型低端产业比重过大,现代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大;个别经济指标的增幅与预期目标有差距;二是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不多,发展后劲不够持续;三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还有差距,城市管理有待完善,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吸引力不强;四是社会管理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够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五是部分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创新、运作、落实能力有待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扎实做好2014年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以及区委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围绕“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宜居城市”的总目标,继续深入实施“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发展、改革、开放相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城市、农村、民生共改善,全力推进梅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2014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农业总产值增长3.8%;外贸出口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完成省市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围绕上述目标,今年要更加注重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更加注重壮大经济总量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突出“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同时,不断壮大经济总量。

  1.突出三产增活力以建设“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为契机,加快编制三产发展规划,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完善布局规划。引导辖区服务业和个体工商户向“一城两园三群” 集聚,合理引进商业业态,推行错位经营,打造城区百亿商贸;加快规划建设中国农批、苏宁家电总汇云市场、三明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等“三大新市场”,扶持家居、建材、汽车贸易形成交易额超百亿元的区域性专业市场;重点推进瑞云山-大佑山郊野地质公园建设,做好瑞云山国家4A级旅游区复核工作。培育新型业态。对接省上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推进中工信联等重点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高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加快电子交易、物流综合服务和公共信息服务三大平台建设,培育引进10家以上A级物流企业;抓好融资租赁、金融仓储、产业基金等金融产品创新发展;依托海都公众服务中心等平台,构建便利消费进村镇、便利服务进家庭公众服务网络。打造区域总部。从规范引导、整合资源、政策扶持、协调服务入手,提升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的规模和质量,力争新发展总部型企业20家;扶持电商企业落户我区,加快建设中国备品备件网,构建电子商务集聚区;鼓励各银行在徐碧中央商务区设立营业网点,打造金融服务区域中心;以城市文化广场为依托,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科技新型文化项目,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2.突破二产增实力。立足做大总量,促进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龙头企业。全面对接省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分类梳理,引导企业整合重组,培育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加大新增长点培育,投资24亿元实施44个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力争三年内全区现有规上企业完成技改;实施30个工业新增长点项目,推进20万吨离心球墨铸铁管、百特智能装备、新荣压力容器及钢构等1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企业6家以上,新增亿元企业5家以上;扶持企业用好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市场,引导企业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交易展示。提升园区形象继续开展“园区大会战”,年内完成机械产业园一期1100亩、新材料产业园2000亩“三通一平”。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小蕉工业园与国道205三明市区过境线对接的园区大道、新材料产业园主干道和城市物流园千米景观大道建设;全年新增入园项目15个、投产10家以上,园区产值和税收均比增20%以上。实施创新驱动。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科技型企业10家,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0个;创建省市名牌产品、优势品牌、著名商标7个,专利授权量增长20%以上。落实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落户梅列就业创业。

  3.提升一产增效益。走精品农业、城郊农业之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发展城郊农业。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打造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实现农超对接5000亩;推进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碧溪流域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带。推进城郊产业。鼓励一产和二产、三产融合,引导农业向旅游观光、加工流通环节延伸,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新增省市龙头企业3家。完善城郊设施。加快农田水利、土地整理、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扫尾和验收,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和安保工程,实施农村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整体转换升级,逐步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

  二、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

  着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实现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1.增强投资的推动力。对接省市实施的产业转型升级、宜居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民生工程等“五大战役”重点行动计划,策划和生成项目,确保全年动态储备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02014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90个,总投资34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0亿元。实行项目挂包、现场点评、督查公示等机制推动项目建设,重点推进24个省市重点、50个重中之重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开竣工率达60%以上。抓好土地收储,加强用工服务,强化煤电油运调度,为项目建设提供要素保障。

  2.激活招商的原动力。强化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对在谈项目要力促签约,对签约项目抓紧供地开工,确保招商成果及时转化。加强“三维对接”,持续跟进与中国供销总社等央企的对接合作,常态化推进民企对接,力争全年引进亿元项目10个以上,其中5亿元项目3个以上,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着力引进23个重大外资项目。创新招商理念推动招商从客商向商会转变、从单个项目向产业链转变;进一步完善招商考核办法,形成以税收贡献、技术创新和生态效益为导向的产业促进机制

  3.放大市场的拉动力。大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扩大消费能力,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信息等新兴消费业态,促进汽车、家电、餐饮、旅游等消费。搞活城乡消费市场,推进专业市场建设和管理,发展农村超市、社区便利店。出台扶持限上商贸企业发展措施,力争年内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0家。支持本地建筑企业发展,做强建筑产业。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重要商品、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着力优化消费环境。落实出口奖励政策,支持生产型外贸企业自营出口,扩大地产品出口,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出口总量。

  三、更加注重破解发展难题

  围绕“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推动城乡产业、规划建设、生态保护同步发展,逐步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宜居美丽城乡

  1.做大中心城区。一方面要加快土地收储和建设,实施城镇“三边三节点”整治提升工程。中心城区加快推进徐碧学校、“两馆一宫”、华融金融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徐碧二期、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三个重点社区改造建设,实施新碧路、五四路和满园春综合改造,加快城市绿道和街道林荫景观建设,继续抓好永星国际、翡翠城等项目建设;贵溪洋新区:实施小溪农场整体搬迁,全面完成收储地块地面物征收,加快推进贵溪洋新区医院、学校等公建项目和碧桂园千亩生态社区建设;列西片区:加快推进小蕉生态村、国道205三明市区过境线梅列段、列西铁路西侧片区改造、社区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建设;陈大新区:全力做好高源三期征迁,启动大源村搬迁,推进陈碧线、陈大污水主管网和自来水厂建设,完善碧玉小区道路、人行道、地下管线等配套设施,推进南三龙铁路建设;洋溪组团:加快百合新村三期、半路洋安置新村一期建设,抓好快速通道连接线、洋溪主干道改造及自来水厂改扩建建设。另一方面要实施城市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实施城区“绿美亮净安”工程,开展“两违”专项整治,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复检工作,完善城市管理“街长制”、环卫班组承包制等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做实强农惠农。继续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稳妥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认真落实省、市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快陈大、洋溪小城镇建设,推进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土地经营机制、户籍管理制度等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增强小城镇集聚功能。研究扶持村集体发展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旅游开发,鼓励通过土地整理、林权抵押、集体资产入股等形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3.做好生态文章。实施生态区建设规划,争创国家级生态区,力争2014年通过国家验收。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抓好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延伸拓展“点线面”攻坚,实施“三整治三提升”工程,落实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长效管理机制,重点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环境整治,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抓好造林绿化和“四绿”工程,完成造林绿化面积0.8万亩。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10项。全面推进污染减排,抓好脱硫脱硝、废水深度治理等一批重点减排项目。

  四、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

  坚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有效突破一批瓶颈制约问题,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1.推进改革创新。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非禁即入”,最大限度削减审批事项。继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最大限度用好中央苏区政策,用好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探索推进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赋予镇更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

  2.扩大开放合作主动参与沿海经济区的产业分工,加强产业协作,推动共建产业转移(协作)园。用好“6.18”、“9.8”、“11.6”林博会等平台,多引进符合产业发展的好项目。加强区域合作,抓住同城化契机,完善更加便利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吸引县城人口向市区集聚,做活市区人气。

  3.发展民营经济。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投资核准、土地使用、融资和用工等方面加强服务,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企业兼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个体工商户转企业、规下小微企业上规模。继续抓好生产性企业“两证”办理,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规定,建立政府和民营企业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五、更加注重改善民本民生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全面发展各项事业。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中小学生“幸福成长工程”,新建徐碧学校、上河城小学,推进列西小学扩容改造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深化“诚信计生·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持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强化科普宣传。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统筹推动国防和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双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方志档案、水文气象以及工青妇等事业全面发展。

  2.突出抓好民生保障。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突出抓好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人。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落实城市低保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的调整机制、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善优抚对象待遇。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红十字会、慈善、老龄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开源节流,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领域,2014年实施社会保障、素质提升、环境宜居、设施完善和美丽乡村五项为民办实事工程。

  3.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做好迎接省级文明城区、全国文明城市总评工作。启动新一轮“平安梅列”建设,依法处理信访事项,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各类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能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六有五达标三完善”要求,深化社区“双网化”建设,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继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做好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完善村(居)民自治。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着力改进作风,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增强政府执行力。

  一、创新理念抓落实。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观念的更新带动工作的创新,更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推进政府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放胆探索破解发展难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弘扬“敢走前头、敢争上游”的精神。深入挖掘政策拓展空间,用好用足用活政策,有效集聚发展要素。主动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和兄弟县市的好思路、好做法,从做得不够的地方去追赶,从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去超越,推动梅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转变作风抓落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推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深入基层,直奔生产一线、直插项目现场、直击困难矛盾。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加强效能建设,做到常事立办、难事巧办、要事快办,决不可因事小而不为、因事难而不为,要健全完善重大事项限期办结、分工协作、督查推进、考评问责等系列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政策打折扣、办事中梗阻、效益层递减等问题,防止坐而论道、光说不练。

  三、依法依规抓落实。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优质高效办理建议提案,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坚持把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加强依法行政,推广和谐征迁工作法,依法依规保障群众利益。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努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四、公正廉明抓落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突出抓好国有资产转让、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财政供养人数和“三公”经费,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群众的好日子。加大源头治腐力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行为,创造清正廉洁、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改革开启新征程,时代赋予新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件: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