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三大攻坚战、六保六稳、深化“放管服”[已归档] > 六保六稳
近来,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速,我国河北、辽宁等地陆续出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特别是春节将至,境外回国人员增多,境内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多,将加大疫情传播风险。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更加精准做好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严格落实“五有一网格”防控措施各社会单位、企业特别是乡镇(街道)、村(居)做到“五有”,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各乡镇(街道)、村(居)要分片包干夯实网格化管理措施,组织人员形成到户、到人的防控“网格”。做好假期返乡人员(特别是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返乡人员)、外来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摸排,对所有新进人员第一时间建立管理台账,落实跟踪健康管理。二、严控重点人群1.凡从境外入(返)梅人员严格施行“14+7”隔离政策,即入境地集中医学观察14天,入梅后继续实施集中医学观察7天。在入梅后集中医学观察的第7天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无异常者,方可解除医学观察。其他在区外已接受集中医学观察人员抵明后,继续居家做好14天健康监测。2.凡有高中风险地区疫情发生前14天旅居史的入(返)梅人员应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居)、所在单位、所在酒店报备相关情况,并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若因特殊情况无法提供,进行落地核酸检测。其中,对高风险地区入(返)梅人员第一时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施集中医学观察14天,隔离期满后居家做好14天健康监测,对其接触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居家做好7天健康监测。对中风险地区入(返)梅人员第一时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施居家医学观察14天,隔离期满后居家做好7天健康监测,对其密切接触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居家做好7天健康监测。居家隔离需严格落实“一人一间(有独立卫生间)”、不外出、分餐制等防控措施,若无法满足居家医学观察条件,将统一送至区定点酒店落实集中医学观察,并在14天后,解除观察前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无异常者,方可解除隔离。3.凡疫情发生城市(县、区)低风险地区和“应检尽检”入(返)梅等重点人员要提供抵达目的地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无法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进行落地后接受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且测温正常者,居家做好14天健康监测。4.凡从事涉进口物品和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工作的入(返)梅人员,落地后实行居家医学观察14天,解除观察前核酸检测结果无异常者,方可解除隔离。5.对未持有抵达我区目的地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河北省入(返)梅人员均需进行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其中,对河北省高风险地区入(返)梅人员严格实施集中医学观察14天,河北省中风险地区严格实施居家医学观察14天,并在医学观察期间按要求进行2次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无异常者,方可解除隔离;河北省其他低风险地区入(返)梅人员落地后接受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且测温正常者,居家做好14天健康监测。三、严控重点场所各场站、商场、超市、酒店、宾馆、景区等人员聚集场所务必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按照国家省市文件要求,严格落实测温、验码、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商场、超市在顾客不戴口罩时,应拒绝其进入,乘电梯时要全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餐厅(馆)要积极推广分餐制,提倡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景区、剧院、娱乐场所继续实施预约、限流、错峰入园等措施,接待人数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四、严控大型活动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加强聚集性活动管理,严控节日祈福、庙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以及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等活动,严格人流控制,科学设置进出通道,做好体温监测和应急处置准备;机关企事业单位尽量减少会议、活动次数,削减会议、活动参加人员,50人以上活动应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有关防控措施。对以上不符合疫情防控和安全要求的活动均不予批准。五、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全区群众要注意个人防护,提高防护意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在公共场所活动时)、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风、不扎堆、一米线、分餐制等良好卫生习惯,着力提升文明健康意识,培养健康文明生活行为方式。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如出现发热、干咳、腹泻、乏力等症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及时前往三明市第一医院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六、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开发区要启动24小时疫情防控指挥值班体系。各级各部门、企业等用人单位要根据本地实际和行业特点,制定节日期间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急处置人员、物资准备,加强节日期间应急值守。七、对因瞒报、谎报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梅列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
2021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