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列地理信息

信息来源:梅列区方志委 点击数:{{ pvCount }} 字号:【

  梅列区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三明市行政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7º28´—117º48´,北纬26º12´—26 º25´。东北与沙县相连,西北与明溪县交界,南、西和三元区接壤,东西长约31.7千米,总面积351.19平方千米。 

  梅列区在地质构造上原属华夏古陆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由于岩浆活动强列,形成广泛的花岗岩、流纹岩山体,奠定了区内地形的基本轮廓。经历亿万年地质岁月,内力的构造运动,外力风化剥蚀,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现在峰峦叠嶂、山岭连绵、丘陵起伏,峡谷与盆地错落相间的地形。

  梅列区属我国东南尚海低山丘陵区,最高峰锣钹顶,海拔1537米;最低点洋溪乡新街村城头砖瓦厂北小桥边,海拔106.7米,境内主干山脉走向主构造线走向一致,呈北东、北北东向展布,地势略显马鞍形。按形态特征梅列区可分为三个地貌单元:1、西部大佑山低山丘陵区,属武夷山余脉,海拔300—1000米左右,以丘陵为主,少数低山海拔超过千米,最高峰大佑山海拔1286.3米。组成物质以火山岩、花岗岩为主。低山丘陵间嵌有小面积谷地及山间盆地,如碧溪、长溪、南岐、陈大、小蕉等。区内水系主要有碧溪、斑竹溪,流向西北至东南,汇入沙溪。2、中部沙溪谷地丘陵区,属梅列盆地之北段,为闽中谷地一部分,沙溪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全境,河谷宽阔,两岸断续发育有三级阶地。海拔100—200米左右,时有低丘突兀其上,如麒麟山。3、东部流纹、花岗岩中山低山区,本区属玳瑁山脉北段,地势高、起伏大,海拔500—1500米左右,最高锣钹顶,山顶岩石物理风化强烈,坡度多在30º以上,东坡较平缓,西坡陡峻,在海拔600—700米、1000—1200米的局部地段尚有小面积的剥蚀面。其间间夹有小面积山间河谷及山间盆地,如洋溪、洋山等山间小盆地,是耕地主要分布地带。

  森林资源

  梅列区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梅列区土地总面积33933.3公顷,其中林业用地28733.3公顷,占84.7%,非林业用地5200公顷,占15.3%。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27333.3公顷,占林业用地的95.1%;灌木林地面积33.3公顷,占1.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33.3公顷,占1.9%;无林地面积533.3公顷,占1.9%。森林覆盖率80.6%。2006年,梅列区林木总蓄积量250.8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林分蓄积量427.5万立方米,占98.7%;散生林蓄积量3.3万立方米,占1.3%。林木年平均生长率5.8 %,林木年生长量14.5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的生长量10.1万立方米。林木消耗量9.5万立方米,生长与消耗比例1:0.94。按2006年梅列区总人口平均,每人占有立木蓄积量19.1立方米。

  根据《福建森林》记载,梅列区森林植被区划分为中亚热带照叶林植被带。属南岭东部山地常绿槠类照叶林区,并分为两个小区:(1)东南面为戴云山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典型植被类型中主要建群种为米槠、南岭栲、丝粟栲,甜栲、苦槠分布较少;针叶树种以杉木、柳杉、马尾松、福建柏为主。(2)西北面闽西博平岭山地常绿照叶林小区,建群种以甜槠、苦槠、闽粤栲为主。马尾松是主要针叶树种,并有成片的马尾松林。

  梅列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68科529属945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50属91种;裸子植物7科16属21种;被子植物132科463属833种。有国家一级二级珍贵植物8科11种。其中,蕨类植物有粗齿桫椤;裸子植物有福建柏、四川苏铁、南方红豆杉、香榧;被子植物有樟树、闽楠、花榈木、红豆树、厚朴、香木莲、榉树等。分布省级保护树种有10种。

  耕地资源

  梅列区耕地多数分布在梯田和山垅,以坡耕地为主。2006年水田面积25759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1.33%,旱地面积5912亩,占18.67% 。坡面小于2度的平耕地面积仅为595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8.80%;而大于2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为25717亩,占81.20%。在耕地面积中,坡度小于6度的耕地为16682亩,占耕地面积的52.67%;大于6度的耕地面积为14989亩,占47.33%。其中大于16度以上的面积达2772亩,占8.75%。梅列区多山的地形导致全区耕地海拔分布差异大,据统计,全区梯田面积最大,占水田总面积的42.45%;山垄田次之,占水田总面积的34.74%;平洋田占12.79%;溪边田较少,占10.02%。其中水田分布在200米以下的面积占16.67%,分布在200-300米的面积占34.27%,分布在300-400米的面积占27.85%,分布在400-800米的占18.84%,800米以上的面积占2.4%。若以土种为单位,海拔由低到高的水平分布是砂质田——砂质灰泥田――灰泥田――黄底灰泥田――灰黄泥田――黄泥砂田――黄泥田。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步伐加快,全区相应的非农建设用地需求不断扩大,大量耕地被征用,耕地资源呈缩减态势。2006年末全区人均耕地仅0.2315亩,大大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795亩的警戒线。农业产业普遍存在重种轻管,农民只注重视化肥的施用。据2003年调查结果,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计算,1999年全区折纯量平均亩施化肥21.45公斤增加到2003年的35.45公斤,增长65.27%,而忽视了绿肥种植和农家肥的施用,尽管有关职能部门利用各种形式多次强调种植绿肥,但收效不大。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梅列区绿肥种植面积逐步缩减,1999年到2003年全区绿肥种植面积有从400亩增加到600亩,但也仅占耕地面积的1.9%,加之农民对土地利用不合理,甚至进行掠夺式经营,使土壤板结,有机含量遭到破坏,耕地质量下降。

  水资源

  梅列区境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1625毫米,降水量达5.74亿立方米,平水年(P=50%)降水深1613毫米,降水量5.69亿立方米。降水的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汛期,其中4—6月份,雨量最多,这三个月约占全年的54%,雨量集中,降雨强度大。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差系数为0.18—0.195。全区多年平均径流深828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92亿立方米,平水年(P=50%)径流量为2.82亿立方米。偏枯水年(P=75%)径流量为2.14亿立方米。枯水年(P=90%)径流量为1.66亿立方米。径流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其中梅雨期(4—6月)的径流量可占全年的54%左右,径流的年际变低级也较大。全区多年平均境内水资源量(境内径流量和工农业及畜用水还原量)2.92亿立方米,平水年(P=50%)为2.82亿立方米。偏枯水年(P=75%)为2.14亿立方米,枯水年(P=90%)为1.66亿立方米。境外河流流入本区的有沙溪河,合计集雨面积951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入境径流量达80.86亿立方米,平水年(P=50%)为76.1亿立方米,偏枯水年(P=75%)为58.69亿立方米,枯水年(P=90%)为46.0亿立方米。

  河水的主要来源是地表径流,由于全区地形复杂、降水情况不同,以及水库调节影响,各河流的径流有所不同。流量的年内变化表现为各河流洪峰量多出现在5月和6月,最小流量多出现在12月和1月。多年平均最大月流量在5—6月,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20.2—25.2%,4—6月为丰水期,其径流量占全年44.5—57.5%。多年平均最小月流量在12月、1月,12月径流量占全年2—3.5%,10—2月为枯水期,径流量占全年14.2—21.1%。流量的年际变化表现为最大年平均流量和最小年平均流量的比值大,在1.72—4.61倍之间。

  沙溪河客水9.88亿立方米。境内总水资源量2.99亿立方米,其中陈大镇多年平均径流量1.81亿立方米, 洋溪乡多年平均径流量0.58亿立方米,徐碧街道、列东街道和列西街道多年平均径流量0.60亿立方米。全区平均产水量82.82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为3480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值(270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11001立方米。

  梅列区主要河流有沙溪河,支流有碧溪、台溪、洋溪、小溪等。流域面积在10-100平方千米河流有13条,100—200平方千米的河流2条,大于500平方千米的有沙溪河1条。

  1、沙溪:沙溪河是闽江支流,属闽江水系,发源于建宁均口,流域面积9874平方千米。 市区多年平均流量265.9立方米/秒,多年径流量9.88亿立方米(含三元区)。梅列区境内建成斑竹电站,装机45000千瓦。

  2、台溪:属沙溪水系,发源于明溪县三居峰,入境安居板工区,出境三元区台江,主河道总长41.6千米,境内21.5千米(含三元区),流域面积118.93 平方千米,境内93.4平方千米(含三元区),河床比降0.6%,建成有上台电站、上井电站,闽光冶炼公司取水工程一处。

  3、碧溪:属沙溪水系,发源于明溪县际头,入境车溪桥,出境碧口,主河道总长31.7千米,境内23.25千米,流域面积140.13 平方千米,境内104.65平方千米,境内河床比降0.687%,建成朝鱼底电站、黄坑电站、长溪电站、梅峰电站和瑞源电站。

  4、斑竹溪:属沙溪水系,发源于牛浆坑,入境斑竹溪,出境斑竹溪,主河道总长8.26千米,境内3千米,流域面积14.5 平方千米,境内4.5平方千米,境内河床比降4.39%,建成有龙骨电站。

  5、小蕉溪:属沙溪水系,发源于黄厝山上,入境黄厝山,出境台江,主河道总长13.75千米,境内13.75千米(含三元区),流域面积28.3 平方千米,境内28.3平方千米(含三元区),境内河床比降2.64%,建成小蕉电站。

  6、小溪:属沙溪水系,发源于源岭峡,入境曲坑仔,出境碧湖上,主河道总长10.75千米,境内10.75千米,流域面积23.7 平方千米,境内23.7平方千米,境内河床比降6.94%,建成廖源电站、后洋电站、后坑电站、小溪电站;建成三明市乳牛场水厂。

  7、孝坑溪:属沙溪水系,发源于圳埂,入境峡头,出境洋口仔上,主河道总长10.25千米,境内10.25千米,流域面积17.2 平方千米,境内17.2平方千米,境内河床比降6.33%,建成池山电站、上西坑电站、孝坑电站、下村电站、洋口仔电站。

  8、洋口仔溪:属沙溪水系,发源于岭仔后,入境岭仔后,出境洋口仔,主河道总长7.23千米,境内7.23千米,流域面积10.6 平方千米,境内10.6平方千米,境内比降7.75%,建成洋溪乡水厂。

  9、贵洋溪:属沙溪水系,发源于高岩,入境虎头山,出境农药厂下,主河道总长8.8千米,境内8.8千米,流域面积10.3 平方千米,境内10.3平方千米,境内河床比降7.34%,建成洋山电站、贵溪洋电站。

  10、洋溪:属沙溪水系,发源于宝山,入境分水峡,出境洋口仔下,主河道总长9.88千米,境内9.88千米,流域面积34.6 平方千米,境内34.6平方千米,境内河床比降4.21%,建成上坪电站、下坑电站、际头电站、饱饭坑电站、水尾电站。

  11、下村洋溪:属沙溪水系,发源于黄厝山,入境下村洋上,出境三钢,主河道总长9千米,境内9千米,流域面积15.5 平方千米,境内15.5平方千米,境内河床比降3.71%,建成三钢水库一座。

  12、盖竹溪:属洋溪支流,发源于中道庵,入境盖竹山,出境后炉,主河道总长4.76千米,境内4.76千米,流域面积19.2 平方千米,境内16.2平方千米,境内河床比降7.13%。

  13、布头溪:属台溪支流,发源于金华山,入境嫩坑,出境墩后岭下,主河道总长5.38千米,境内5.38千米,流域面积13.9 平方千米,境内13.9平方千米,境内河床比降3.24%。建成砂蕉电站。

  14、杉板坑溪:属台溪支流,发源于杉板坑上,入境杉板坑,出境忠山板上,主河道总长6.51千米,境内6.51千米,流域面积30.4 平方千米,境内30.4平方千米,河床比降3.8%。建成杉板坑电站。

  15、渔溪:属碧溪支流,发源于上坡山,入境花桥上,出境山口,主河道总长10.2千米,境内10.2千米,流域面积25.95 平方千米,境内25.95平方千米,河床比降3.7%。建成渔溪电站。

  16、上坑源溪:属碧溪支流,发源于上坑源,入境上坑源,出境新圩,主河道总长3.15千米,境内3.15千米,流域面积10.2 平方千米,境内10.2平方千米,河床比降5.2%。

  矿产资源

  无烟煤

  梅列区无烟煤见碧口一处。1962年省地质局一大队108分队进行地质普查,投入钻探工作量1422米,6个孔,槽探8063立方米,探明无烟煤D级储量61万吨,现保有储量59.5万吨。含煤层位定为二叠系童子岩组(当时为龙潭组)。1983年以后,经多次实地调查,认为含煤层位是下侏罗纪梨山组地层。以砂岩、夹黑色粉砂岩为主,次为高炭质泥岩夹煤层2—3层,其中只有第二层可采,地层厚度约200米。 

  煤层结构复杂,煤厚不稳定,呈透镜状产出。煤质尚好:w0.24—9.46%,平均5.74%,A r一10.59-33%,平均17.4%,A’=2.4—6.47%,平均3.3%,K。60.76—95.57%,平均80.52%,s c=0.11一1.76%,平均O.63%,P。=0.03—0.16%,平均O.08%,Q。24895—8466,平均6614(大卡/千克),为中低硫、磷,中上发热量无烟煤,可作为动力用煤和居民用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少量开发,现已停采。

  泥煤

  见南洋矿点,包括南洋、西洋、下坑、小蕉矿段。1975年8月省地质二队207分队开展普查,投入冲击钻孔60个,75.65米,探明储量C1+C2级18469吨(干重)。以南洋矿段为主。矿层厚O.3—3米,平均厚1.1米,面积约O.28平方千米。

  泥煤呈黑色、褐黑色松散状,一般含水份为76.69%,和覆盖层厚0.3—0.6米,体积剥采比为1.76立方米/吨。

  矿体中间厚,边缘薄,呈似层状,分布形态与代沟谷的地理位置大致吻合,第四纪山间盆地堆积,受山间盆地沟谷基底控制。腐植酸含量平均值18.33%,储量估计26101.1吨,其中南洋矿段18469.3吨,西洋矿段为2301.7吨,下坑矿段为5270.1吨,小蕉矿段约60吨。为地表矿,适于露天开采,可作农业用肥。

  铁

  梅列区铁矿点3处,均为矿点一小型规模,除羊口仔属伴生矽卡岩型磁铁矿外,其余2处为劂化型褐铁矿,其中普查l处,初查1处,踏勘1处。探明地质储量67.94万吨(其中伴生矿59.14万吨)。

  半路洋铁矿,为硫化物风化铁帽型褐铁矿,矿体呈似层状,产于华力西一印支期花岗闪长岩(新街岩体)与林地组的外接触带中,矿体北东向延伸,倾向南东,长约100米,宽15—20米,主要矿物成分为褐铁矿、黄铁矿。化学成分(%)TFe 55.58,si02 3.92,s 0.831,P 0.013。矿体规模小,可供地方开采利用。

  列西褐铁矿,为风化淋滤型,矿体产于林地组砂砾岩、泥质页岩中,呈似层状,有6个矿体,①号矿体(长×宽)8×(8-12)米,②号矿体15×5,③号矿体35×(8-10),④号矿体25×30,⑤号矿体(很小),⑥号矿体20×8。主要矿物成分:褐铁矿,化学成分(%):TFe35.4—49.67,Si09.86—35.87,硫磷含量低,矿体规模小,可供地方开采利用。

  锰

  梅列区见锰矿化点1处,位于梅列区西部安居坂附近,矿化体产于泥盆系上统天瓦山东组地层之中,为风化之软锰矿,拣块样M02品位大于30%,矿石品位较好,尚未开展地质工作。

  硫、铅、锌

  区内硫、铅、锌矿床(点)2处,其中小型1处,矿点1处。小型矿床有羊口仔,该处1958年地质四大队进行初查,投入钻探工作量949.18米/7个孔,小圆井29个,探明硫铁矿D级储量15.4万吨,铅D级储量1622吨,锌D级储量3960.5吨。

  矿区位于三明向斜东南翼,矿体位于一个向北东倾伏的小背斜核部。附近为华力西一印支期花岗闪长岩,四周为林地组石英砂岩、石英砂砾岩,深部见船山一栖霞组大理岩化灰岩。

  矿体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处,共有三个矿体,东矿体长320米,厚9米,走向北东,倾向二北西,倾角35º:两矿体长200米,厚12米,走向北东,倾向南尔,倾角25º:卣矿体长320米,厚16米,近东西向延伸,倾角近于水平,矿体早透镜状,埋深70一100米。东西矿体为地表矿,以矽卡岩风化褐铁矿为主,次有少量浸染状磁铁矿:盲矿体出露标高200—250米,以磁铁矿为主,次有磁黄铁矿、黄铁矿:少量石榴子石、透辉石、石英。矿石均为致密块状构造。

  化学成分(%):西块段TFe 35.18,东矿段TFe 43.29,Cu 0.08:盲矿体TFe 47.47,Cu0.199,Zn 4.42,Pb 2.94,S 20.86,有害元素Si02含量17.29。

  洋坑铅锌矿化点为热液型,出露地层为桃子坑组石英砾岩夹紫红色千枚状页岩,有黑云母花岗岩出露,矿化体受北东60º走向的层间裂隙控制。

  矿化体呈脉状,产于桃子坑组千枚状页岩中,长78米,厚0.6­­—0.7米,走向北东60º,倾向南东,倾角40º,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褐铁矿,脉石为石英。化学成分(%):ZnO.53,PbO.28,CuO.005,SnO.062,地表仅见铁帽,TFe 39.96,Si0,26.12,P 0.0013。

  白钨矿

  区内见羊口仔白钨矿点1处,为矽卡岩型,点处见林地组,以石英砂岩为主,夹石英砾岩、粉砂岩、含铁砂岩。岩层向东南倾斜。西北为华力西一印支期花岗闪长岩体。围岩蚀变有矽卡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等。矿体为白钨矿,呈透镜状(图4),沿北东方向延伸,往南东倾,倾角约25。矿体长200米,最厚15米,平均厚12米。另有矽卡岩风化褐铁矿,矿石以白钨矿为主,伴有铅、锡矿化;脉石矿物有石榴子石、透辉石、绿帘石、石英等。

  化学成分(%):一般w0:;0.113,平均为0.418,局部含Pb 0.85—2.85,SnO.卜0.48(个别达0.65),Ge 0.0012—0.0088。

  矿体wO:;含量较高,梅列区北面还见有多金属:l业矿体,成矿地质条件较好。

  稀土

  见梅列区小蕉矿点,为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矿体产于小蕉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三次黑云母花岗岩风化壳中,是由花岗岩中呈离子状态的稀土元素经风化作用并在风化壳中富集而成。

  稀土矿矿化在垂直方向上明显形成两层:上层为贫化层,下层为富集矿层,厚度在5—10米间。西坑岭尾东地段稀土矿化较好,TR20a平均0.045%,离子型稀土分为:La20a 23.74,C%Oa 1.18,Pr601l 6.56,Nd203 17.98,8m203 4.23,Eu20a 0.40,Gd20a9,Tb407 O.87,Dy20a 3.76,H%Os 0.94,Er203 2.33,Tm20a 0.18,Yb20a 1.15,Lu203 O.26,Y20,Y2O3 31.43,为混合稀土,矿化富集层埋藏较深。

  石灰岩

  区内石灰岩仅出露大源矿点,层位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出露长约200米,为硅质灰岩,结核,致密块状,性脆,质较纯。估计地质储量50万吨,可供地方开采利用。

  水泥粘土

  有列西、陈大两处,均有小型矿床,另有矿点3处,为第四纪冲积粘土。

附件:

相关报道